《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PPT
第一部分內容:情景導入
有一位詩人面對今昔對比,萌生對家國和人生的驚嘆與感慨,對現實的強烈不滿,他就是詩人——陳與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詞,深切感受詞人的情懷。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時代背景。
2.準確把握詩歌主旨。
3.掌握詞義,體會詞人對家國和人生的驚嘆與感慨的情懷。
走近作者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創作背景
靖康之難后,宋室南渡,詞人也因之開始了流亡生涯,飽受國破家亡的痛苦,歷經顛沛流離。他在南宋都城臨安回想起青壯年時在洛陽與友人詩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嘆今昔巨變,寫下了這首詞。
... ... ...
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PPT,第二部分內容:基礎知識
疏 影 堪 驚 小閣 漁唱
理解詞語
臨江仙: 詞牌名,又稱《鴛鴦夢》、《雁后歸》、《庭院深深》。雙調,上片五句,押三平韻,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午橋:在洛陽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豪英:出色的人物。這兩句說:想從前在午橋橋頭飲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漢。
長溝流月:月光隨著流水悄悄地消逝。去無聲: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疏影:稀疏的影子。這兩句說,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歡樂到天明。
理解詞義
回憶當年在午橋暢飲,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隨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歲月仿佛一場春夢,我雖身在,回首往昔卻膽戰心驚。百無聊賴中登上小閣樓觀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來多少歷史事跡,都讓漁人在半夜里當歌來唱。
... ... ...
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PPT,第三部分內容:賞析詞句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
用“憶”字開篇,直截了當把往事展開來。“午橋”是唐代白居易、劉禹錫、裴度吟詩唱和、舉杯相歡的地方。作者青年時期,追尋遺韻,仰慕前賢,在故鄉洛陽,與當時“豪英”一起,也在午橋宴飲聚會,把酒臨風。
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橋上歡歌笑語,橋下一片寧靜,以靜襯動。這三句寫景敘事,優美自然,如同明凈澄澈的清水一樣。
“杏花”點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們撫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聲此起彼伏。
作者以初春的樹林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輝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來的稀疏花影,與花影下吹奏出來的悠揚笛聲,組成一幅富有空間感的恬靜、清婉、奇麗的畫面,將作者那種充滿閑情雅興的生活情景真實地反映了出來。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作者以飽蘸著久歷艱難和劫后余生的血淚的筆觸,寫下這感慨深沉的詩句,發人深思。經歷了國破家亡,戰事連連之后,曾在一起吟詩飲酒的豪杰們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痛油然而生。
閑登小閣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前一句點題,寫明作此詞的時間、地點和心境。“新晴”與“長溝流月”照應,巧妙地將憶中之事與目前的處境聯系起來,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狀況從中得以再現。
后面一句,把國家興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漁唱,進一步表達作者內心寂寞悲涼的心情。古往今來的大事已經轉瞬即逝了,只有把它們編成歌兒的漁夫,還在那半夜三更里低聲歌唱。
... ... ...
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PPT,第四部分內容:隨堂檢測
下列句中的關聯詞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標本,就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
B、現實的世界人人都擁有,并且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為閱讀者所獨有。
C、他們如此處理朋友間的關系,雖然在當時,但是在今天也是難能可貴的。
D、只有他本人,才真正理解會計師的苦衷,因為他從事這一行已經二十多年了。
2.根據課文填空。
(1)杏花疏影里, 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多少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PPT,第五部分內容:課后作業
1.完成同步練習。
2.背誦這首詞。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