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情濃》PPT
端午節簡介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名稱由來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
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
紀念屈原
紀念伍子胥
紀念孝女曹娥
古越民族圖騰祭
... ... ...
源于紀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 ... ...
龍 的 節 日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 ... ...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幾種形式:
賽龍舟
吃粽子
佩香囊
懸艾葉、菖蒲
采藥(采百草)
當時楚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 ... ...
吃粽子
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后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粽子的由來
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主要有兩種粽子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到晉代,端午食粽子成為全國性風俗,“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這是西晉周處所作《風土記》一書中的明確記載。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稱“益智粽”。
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鐘馗,即武舉不第,愿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瘧疾痊愈,于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鐘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 ... ...
端午節知識競賽搶答
1.屈原是我國春秋時期哪國人?( )
(A)秦國(B)楚國(C)魏國
2.端午節是我國2000多年的舊習俗,要吃哪些食品?( )
(A)饅頭(B)粽子(C)櫻桃(D)栗子(d)雄黃酒
3.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飲雄黃酒的意義是( )
(A)幸福吉祥 (B)祛瘟解毒 (C)避邪驅瘟(D)紀念白蛇
4.端午節有為小孩佩香囊的習慣,大人在香囊內放朱砂、雄黃、香藥等代表的意義是( )
(A)避邪驅瘟(B)一種裝飾(C)治病防身(D)吉祥如意
5.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產于哪個時期嗎?( )
(A)晉代 (B)春秋時期 (C)南北朝時期 (D)商周時期
... ... ...
今年 我們這樣過端午
端午祝福短信
一年春事,桃花紅了誰?一眼回眸,塵緣遇了誰?一句珍重,深情送了誰?又到端午,一見“粽”情,思了誰?是你!讓我醉相思!祝:端午快樂!
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香,龍舟舞。香飄萬里,舞動祝福。祝:生活美好,事事順心!端午節快樂!
端午文化的保護與端午假
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開始,端午節正式列入國家法定節日,農歷端午當日放假一天。
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申請“非遺”及定為法定節假日的意義和作用:
有利于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有利于保護民俗文化。
關鍵詞:端午節班會PPT課件,端午節主題班會PPT下載,節日主題班會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