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首》PPT課件
第一課時
王安石,字介甫, 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方面,王安石不僅在理論上獨樹一幟,而且在創作實踐上別具一格,給后人留下1540多首詩歌、800多篇散文的豐富文化遺產。
元日
“元”在字典中的解釋有以下六種,你認為在這里是哪種解釋?
(1)開始的,第一。
(2)為首。
(3)主要、根本。
(4)元素。
(5)構成一個整體的。
(6)貨幣單位。
我會認
屠蘇 斷魂 喝酒
牧童 兄弟 加倍
識字方法
加一加:口+兒=兄 云+鬼=魂
字理識字:
會意字。用水和糧食釀造的酒精飲品。
... ... ...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朗讀古詩 了解重點詞語
一歲除:一年已盡。除,去。
屠蘇:指屠蘇酒。古代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曈曈日:初升時光亮而溫暖的太陽。
新桃,舊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F在則指春聯。
互動課堂
自行朗讀古詩《元日》:
1.結合注釋,理解詩意 。
2.想一想:詩中寫到了哪些節日特點?
... ... ...
主題概括
“這是一首寫_______________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課堂演練
一、選擇題。
《元日》是一首與( 。┯嘘P的詩。
A.春節 B.端午節 C.重陽節
二、判斷對錯。
1.“桃符”的 “符”讀fú ,不讀hú。( 。
2.“欲”的的拼音是yǜ。( 。
三、將下列搭配恰當的詞語用線連起來。
... ... ...
第二課時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元日》,看到了我國古代新年的風俗習慣,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去看我國其他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公歷的4月5日前后。清明節為唐代的大節日之一 ,這一天 ,或合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游踏青,活動多樣。
杜牧(803-825)字牧之,唐代晚期著名的詩人。人們把他與李商隱稱為“小李杜”。
整體感知
朗讀古詩 了解重點詞語
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
借問:請問。
大聲朗讀古詩《清明》:
1.用“ ”畫出清明時節的天氣。
2.用“ ”標出最能體現當時人特點的詞。
3.結合注釋理解詩意。
... ...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王維:唐代著名詩人、畫家。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濟縣),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
互動課堂
朗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結合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歌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 ... ...
主題概括
本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想起家鄉的_______________,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表達了游子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課堂練習
一、根據古詩內容填空(填寫節日)。
《元日》寫的是________,《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的是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斷魂”描寫的是________的景象。
二、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下面詩句的畫面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天氣又陰又冷,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
三、如果請你來當小導游,你想怎樣向游客介紹家鄉的節日風俗?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古詩三首PPT下載,元日PPT下載,清明PPT下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