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開放》PPT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設問導讀
一、經濟特區的建立
1.經濟特區建立的背景是什么?中央最早于何時在哪兩個省設立了哪四個經濟特區?經濟特區的含義是什么?深圳在對外開放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背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
最早設立經濟特區的時間:1980年;位于:廣東、福建兩;四個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含義:在設立經濟特區的地方,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并在進出口、減免稅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
深圳的地位:深圳在短短的幾年內,建設成為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
2.經濟特區的設立有何作用?
設立經濟特區,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 ... ...
二、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
1.我國對外開放的領域是怎樣逐步擴大的?
(1)1984年,中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
(2)1985年,中國又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隨后又把經濟開放區擴展到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及其他沿海地區的一些市縣。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建立。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區也建立起來。
(3)1992年,對外開放的地域又向縱深推進,相繼開放了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并實施靈活的鼓勵外商投資的區域經濟政策。
(4)隨后幾年,又陸續開放了一大批符合條件的內陸市縣。
2.隨著一系列對外開放舉措的實施,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該格局有何特點?
格局:中國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
特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
3.對外開放的實行有何意義?
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
... ... ...
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說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間、歷程及意義。
時間:2001年12月。
歷程:經過長達15年艱難曲折的談判歷程。
意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
... ... ...
對外開放PPT,第二部分內容:合作探究
一、經濟特區的建立
1.對外開放的含義是什么?我國為什么要進行對外開放?
(1)含義:①指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則,同世界各國進行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它是加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②對外開放與近代中國的“門戶開放”有本質區別。即對外開放是建立在維護國家主權、平等互利基礎上的,而近代中國的“開放”是建立在不平等條約基礎上的。
(2)實行對外開放的原因: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是總結我國歷史經驗的必然結果,是順應當時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的客觀要求,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條件,是強國之路。
2.經濟特區“特”在哪些方面?
特區的“特”主要體現在中國政府對其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
(1)特區建設以吸收和利用外資為主。
(2)實行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多元化經濟所有制形式。
(3)經濟活動以市場調節為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4)對外商投資給予優惠和方便。
(5)國家對特區建設實行特殊政策傾斜。
... ... ...
二、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
在針對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特點的描述中,試分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分別指的是什么。
“全方位”是指堅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上,同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發展多種形式的雙邊和多邊的經貿合作關系。
“多層次”是指根據各地區的實際和特點,通過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等多種形式,經歷了由東到西、有點到線、由沿海到內地逐步推進的過程,形成全國范圍內的對外開放。
“寬領域”是指不僅在經濟領域,也涉及保險、郵電通信等服務貿易以及環保、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開放。
... ... ...
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試分析當今中國的對外開放與近代中國的“開放”的主要區別。
(1)背景不同: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開放”是閉關自守、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國的“堅船利炮”打敗后被迫實行的;當今的開放是在中國綜合國力日益強大、獨立自主的前提下實行的,也是在世界各國聯系日益密切,經濟全球化趨勢逐步加強的情況下出現的。
(2)基礎不同: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當今中國是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3)原則不同:當今的開放是以平等互利為原則;近代中國的“開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礎之上的。
(4)內容不同:近代中國的“開放”是西方列強以武裝入侵為手段,后又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迫中國開辟通商口岸、降低關稅等,使中國成為列強進行經濟掠奪的場地;當今中國的開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則同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目的是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
(5)影響不同:近代中國的“開放”便利了外國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嚴重阻礙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但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當今中國的開放加快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
2.試分析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原因。
(1)為了使中國更快、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加入這個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國際資源,與世界先進經濟技術同步前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可以幫助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2)為了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加入WTO,將使我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可以為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維護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作出更大的貢獻。
(3)為了推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梢造柟涛覈洕w制改革的成果,并以WTO規則為參照,有力推進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全和完善。
(4)為了擴大出口貿易。
(5)為了引進外資。
(6)為了激發中國企業的競爭意識。
(7)為了我國技術的進步。
(8)為了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
(9)為了擴大就業機會。
... ... ...
對外開放PPT,第三部分內容:自我檢測
1.20世紀80年代,我國對外開放的最有代表性的“窗口”是( )
A.珠海B.汕頭C.深圳D.廈門
2.我國對外開放的主要內容是引進外國的( )
①資金 ②先進科學技術
③企業管理經驗 ④思想意識形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層次是( )
①沿海開放城市 ②經濟特區
③沿海經濟開放區 ④內地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 ... ...
對外開放PPT,第四部分內容:拓展提升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的變化,說明哪項政策的正確性?結合所學知識,用深圳發展的事實證明這一論斷。
(1)改革開放(或對外開放,或建立經濟特區)。深圳原先是一個貧窮落后的邊陲小鎮,建立經濟特區后,在短短幾年內,建設成為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
(2)材料二是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形成過程中的第幾步?
(2)第二步。
我國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方向大致是( )
A.由沿海到內地
B.由陸地到沿海
C.由西向東
D.由北向南
(3)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形成了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請談談對外開放的影響。
(3)對外開放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
... ... ...
對外開放PPT,第五部分內容:小結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我國的對外開放從沿海的經濟特區開始,逐步向內地推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改革開放的新紀元。改革開放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梢,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讓我們繼續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共同營造未來美好的和諧社會!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免費下載,對外開放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