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大危機》開辟新的發展道路PPT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短暫的經濟繁榮
資料1:美國1919年國民生產總值為742億美元增長到1929年達到1031億美元。
資料2:自動化和半自動化機器的廣泛使用,生產合理化運動,如泰勒制和福特汽車生產線等制度創新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資料3:為了刺激消費,政府推廣分期付款等方法。
1、結合材料說一說: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經濟繁榮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表現:國民生產總值創歷史新高;許多工業部門出現高漲局面,工廠的電氣化程度大大增強,一批新的電器開始進入家庭;為了刺激消費,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等。
2、想一想,美國為什么會出現20年代的繁榮?
提示:可回顧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美國的科技發明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對美國的影響
... ... ...
30年代的大危機PPT,第二部分內容:繁榮背后的危機
資料1:20世紀20年代,汽車的生產方式不斷改進。以福特汽車公司為例,它所采用的流水線生產方式,使生產一臺車的時間由14小時減少為1.5小時。在當時的美國,汽車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也稱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資料2:這一時期,美國居民收入總和在不斷增加,但財富的3/5掌握在占全國人口2%的人手中。
閱讀教材內容及所給資料,完成:
1)從資料1中,你能看到汽車行業的發展是怎樣的?人們對汽車的態度又如何?
2)如果你看到這則廣告,你會去購買嗎?
3)資料2又告訴我們怎樣的現實?如果你準備買一輛汽車,但手中存款不足時,面對“現在購物,以后付款”的消費方式,你會選擇如何?
“繁榮”的背后孕育嚴重的經濟危機表現:
1、生產處于無政府狀態,盲目擴大生產。
2、人民的消費能力沒有相應提高,產品銷售不出去,引起產品積壓。即“生產相對過剩”
3、美國政府和資本家刺激消費,采用分期付款。
4、股票投機猖獗。
... ... ...
30年代的大危機PPT,第三部分內容:經濟危機的爆發
歸納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
社會原因——市場供需出現矛盾
第一,生產相對過剩
第二,分期付款
第三,過度的股票投機
第四,自由主義經濟思想
直接原因 ——人民貧困,消費水平低于生產力水平,生產和消費的矛盾擴大;
根本原因 ——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導火線———紐約華爾街股市崩潰
... ... ...
30年代的大危機PPT,第四部分內容:經濟危機的實質
生產過剩
①財富過于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中
②多數消費者(無產者)工資低,缺乏購買力
③產品賣不出,積壓、顯得過剩
最早的經濟危機發生于哪個國家?在何時?這次經濟危機首先發生于哪個國家?
英國;1825年;
美國(一戰后的1929年)
... ... ...
30年代的大危機PPT,第五部分內容:經濟大危機的影響
(1)工人大量失業,勞動人民生活惡化。失業人數的增加,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工資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廣大勞動人民生活無著、流離失所,社會矛盾加深。
(2)銷毀商品、生產破壞。
(3)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造成各國社會的動蕩不安,各國政府紛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擺脫危機的兩種方式:
德國、日本建立法西斯專政
美國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實行新政
... ... ...
30年代的大危機PPT,第六部分內容:課堂練習
1、某校九年級的一位同學,對所學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有關知識進行了歸納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①這場危機具有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大等特點 ②它導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 ③經濟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政治危機 ④經濟危機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的勢力乘機抬頭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933年,羅斯福在總統就職演說中,鼓勵美國人民:“真正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當時美國人感到恐懼的事情是
A.法西斯勢力猖獗 B.美國卷入二戰
C.推行“新政” D.經濟危機嚴重
3、1933年與1929年相比,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了1/3以上,資本主義世界貿易縮減了2/3。這反映出這場經濟危機的特點是( )
A.大量工人罷工 B.波及范圍廣
C.破壞性特大 D.引起政治危機
關鍵詞: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PPT課件免費下載,30年代的大危機PPT下載,開辟新的發展道路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