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鞏固PPT課件
溫故知新
為什么說土地改革運動是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可靠保證?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
1. 背景
新中國成立,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
老解放區土地改革已經順利完成
新解放區人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
2. 頒布 1950年6月
3. 內容 提出土改的基本目的和其他具體規定
... ... ...
土改的基本目的: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
分析:為什么土地改革能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
思考:《土地改革法》對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是如何規定的?
土地改革的總政策:
依靠貧農、雇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討論:土地改革為什么要有步驟、有分別地進行?
討論:這次土改的總政策與以往土改政策有何不同?為什么要采取這樣的措施?
... ... ...
二、土地改革運動(1950—1952年)
1.土地改革的總政策
2.土地改革的基本內容
3.土地改革的成果
4.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土地改革的基本內容:
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和財產,分配給貧苦農民。
... ... ...
地主 占有土地,自己不勞動或只有附帶勞動,以地租為主要生活來源。
富農 一般占有土地、比較優良的生產工具和活動資本,也有租入一部分或全部土地的,自己參加勞動,但常依靠剝削為其生活來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
中農 多數占有土地,也有些租入部分土地,都有相當的生產工具,生活來源依靠自己勞動或主要依靠自己勞動,不剝削他人,也不出賣勞動力。
貧農 占有不完全的生產工具,沒有土地或土地不足,一般都需租入土地耕種,或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受地租、債利的剝削。
雇農 一般全無土地和生產工具,有些只有極少的土地和生產工具,完全或主要以出賣勞動力為主。
全國土改的開展:
1.在華北、華東、中南、西北等有1.2億農業人口的地區進行。
2.從1951年冬季開始在華南、西南等約有1.1億農業人口的地區進行。
3.從1952年冬季開始主要在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約3000萬農業人口中進行。
... ... ...
三、國民經濟的恢復
1. 解放初期國民經濟的狀況
2. 人民政府恢復國民經濟的措施
3. 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初步發展
分析: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恢復國民經濟?
人民政府恢復國民經濟的措施:
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打擊投機倒把,穩定物價;統一財經,實現國家財政收支平衡;合理調整現有工商業;大量節減國家機構所需經費等。
... ... ...
溫故知新
土地改革的總政策是什么?為什么土地改革能夠順利完成?
在你學過的中國歷史中涉及土地問題的史實有哪些?為什么土地問題如此重要?
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被農民土地所有制代替,比較一下這兩種土地所有制的異同。
關鍵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鞏固教學課件,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教學課件,岳麓版八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鞏固PPT課件下載,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