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易代》明清時期的政治更迭與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PPT課件2
一、晚明的社會危機
1.政治腐敗
2.財政崩潰
二、明末農民起義
1.1627年陜西饑民起義揭開序幕
2.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滅亡
三、滿洲的興起與清兵入關
1.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和建立后金
2.皇太極建立清朝
3.清軍入關和定都北京
... ... ...
下面這張賣地契可以從側面反映明末土地集中、農民生活日窘的狀況。
一張明朝崇禎年間的賣地契
劉文舉因窮困無錢,由中人馬登說合,將菜園地三畝三分,內有井一眼、煤窯兩座,另有伙地七分共四畝,賣與本村康守禮名下,價銀十二兩五錢整。自立賣之后,如有親族人爭競,有賣主一面承擔當,立此賣契,永遠為照。
契中有賣主畫押,并有里長、鄉長和中人馬登等簽押,契上有“已升料訖□補稅驗”的紅戳記,當是已得官準。
一、晚明的社會危機
原因:1.政治日益腐敗
2.土地兼并嚴重
3.財政出現危機
4.社會矛盾尖銳
... ... ...
明末農民起義
明末農民起義的原因?
(1)明朝末年,政治腐敗越發嚴重,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堪重負,怨聲載道,階級矛盾異常尖銳;适屹F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瘋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農田,致使大量農民流離失所。
(2)陜西北部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饑民遍野,官府不顧民眾死活,催征如故。災難深重的廣大農民再也無法忍受下去,紛紛發動起義。
1.政治日益腐敗
2.土地兼并嚴重
3.財政出現危機
4.社會矛盾尖銳
5.發生自然災害
... ... ...
領導人:李自成,1636年,被推舉為“闖王”
口號:“均田免賦”
建立政權: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
明朝滅亡: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崇禎帝在煤山上吊自殺,明朝滅亡
“均田免賦”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 闖王來時不納糧。”
“均田免賦”口號把矛頭指向了明末嚴重的土地兼并現象。
反映了廣大農民希望得到土地和減免賦稅的迫切愿望,大大激發了農民的革命積極性。
... ... ...
探究點:滿洲的興起與清兵入關
女真溯源:
肅慎——黑水靺鞨——女真——滿洲
(商周——隋唐——北宋——明清)
女真族的歷史變遷
1、女真族在唐代被稱為靺鞨 族(黑水、粟末),宋遼時稱之為女真族。
2、1125和1127年以完顏部為首的女真人在阿骨打領導下建立的金朝分別滅遼和北宋。
3、1234年蒙古滅金。入居黃河流域的女真與漢族人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視為“漢人”。
4、明朝初期 東北女真歸 奴兒干都司管轄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各部。
努爾哈赤的主要功績有哪些?
1.統一女真各部,形成滿族
2.1616年建立后金
3.1618年起兵反明
皇太極的主要功績有哪些?
1.1636年改國號為清
2.1643年占據關外
... ... ...
鞏固練習
1.明末農民戰爭把中國農民戰爭的斗爭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為( )
A.李自成起義軍推翻了明朝統治
B.李自成起義軍活動范圍非常大
C.李自成起義軍提出了均田免賦
D.李自成起義軍建立了農民政權
2.李自成的“均田免賦”口號是針對明末的以下哪些情況提出的( )
①土地高度集中 ②兵役徭役繁重 ③賦稅沉重 ④物價昂貴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大一統王朝屢屢被農民起義推翻,一再印證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
的農民起義的共同點是( )
A.以民間宗教為組織形式 B.帶有反對民族壓迫的特色
C.為反對苛政而舉兵 D.以平等的口號相號召
4.明末民謠唱道:“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這反映了農民群眾怎樣的強烈愿望?( )
A.反對財產貧富不均和要求獲得土地
B.打倒專制統治者
C.進行資產階級革命
D.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5.下列關于清朝取代明朝原因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清朝是新興先進力量的代表 ②明末統治集團極端腐朽
③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導致軍事形勢逆轉 ④清軍作戰力強于明軍及農民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關鍵詞:明清時期的政治更迭與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教學課件,明清易代教學課件,岳麓版七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明清時期的政治更迭與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PPT課件下載,明清易代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