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時期的經濟和技術(上)》多民族政權并立與兩宋社會變化PPT課件2
農業的進步
兩宋時期,農具和耕作技術都有了顯著的進步
宋代發明了新的農具——秧馬
作用:
推廣了便于輸水灌田的龍骨翻車、筒車等,提高了耕種效率,農民更加注重作物栽培的技術,精耕細作進一步發展
秧馬
予昔游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梧為背,欲其輕,腹如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縛秧,日行千畦,較之傴僂而作者,勞佚相絕矣。——蘇軾《秧馬歌序》
農業的進步
宋代,水稻成為南方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原產于越南的占城稻得到大力推廣,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也擴種到全國
占城稻有著高產、早熟、耐旱的優良特點,最早傳入福建
... ... ...
手工業的興旺
宋代絲織業發達,種類繁多,產量、質量和刺繡工藝都遠超前代。民間還出現了紡織專業戶和紡織作坊
南宋古墓出土的宋代絲綢
棉紡織業作為新興的手工業,在南方逐漸普及,紡織技藝很高,能織出帶有細字、小花卉的花布
南宋·拉絨棉毯
棉毯白色。由木棉紗織成。經緯條干一致,兩面拉毛均勻,確有細密厚暖等優點。棉毯上面用八十一枚開元通寶和北宋錢排列成六個互相連接的菱形圖案。
... ... ...
內外貿易的興盛
兩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商業競爭激烈。商家為招攬生意,開始以廣告宣傳自己的商號,有的還設立了商標。
濟南劉家功夫針鋪銅版標志
草市
宋朝城市外圍有很多小型貿易場所,供附近的商人、農民進行交易,稱為草市
鎮市
后來,一些草市逐漸發展為人口稠密、工商業繁榮的鎮市,成為新的商業中心和城鄉聯系的重要紐帶
... ... ...
宋代海外貿易
宋朝為積極鼓勵海外貿易,先后在廣州、杭州、寧波、泉州等地設置市舶司,用以專門管理對外貿易事務
市舶司主要掌管接待各國貢使、招徠外商、檢查出入港口的船只、征收貨物商稅等對外貿易事務,類似于今天的海關
東方第一大港——泉州
南宋時期,福建泉州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享有“東方第一大港”的盛譽
印度、阿拉伯等幾十個國家的商人在泉州從事貿易,泉州的城南一帶有“蕃人巷”,是蕃商的聚居地
... ... ...
課后習題
1.宋代南方最重要的糧食作物是( )
A.小麥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2.以下地方中被譽為瓷都的是( )
A.景德鎮 B.泉州 C.廣州 D.成都
3.(2016•湖南湘西)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
A.銀票 B.法幣 C.交子 D.會子
4.宋朝時期,海外貿易范圍很廣,東到朝鮮、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那時阿拉伯等十幾個國家的商人經常來華從事貿易。當時政府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 )
A.市舶司 B.中書省 C.節度使 D.通判
關鍵詞:多民族政權并立與兩宋社會變化教學課件,兩宋時期的經濟和技術教學課件,岳麓版七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多民族政權并立與兩宋社會變化PPT課件下載,兩宋時期的經濟和技術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