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戰爭與戊戌變法》列強侵略與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PPT課件4
邊疆危機
1、東南:美、日對臺灣的侵略
2、西南:英、法進窺云南、廣西
3、西北:俄、英入侵新疆、西藏
日本發動甲午戰爭
日本哪一年挑起甲午中日戰爭?為什么稱為甲午中日戰爭?日本為什么要挑起甲午中日戰爭?
閱讀材料
(1)19世紀70年代 日本國內開始改革,被稱為“明治維新”。日本由此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但是面臨國土狹小的制約。
(2)日本推行制定“大陸政策”
“大陸政策”分五步:第一步征服臺灣;第二步征服朝鮮;第三步征服滿蒙;第四步征服全中國;第五步征服南洋、亞洲至全世界。
(3)1890年,日本國內經濟危機的爆發使它加快了戰爭的步伐
(4)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朝鮮請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也乘機派兵進入朝鮮。
... ... ...
一、甲午中日戰爭
1.甲午戰爭爆發的原因
(1)日本:制定“大陸政策”,蓄謀已久,在擴張中尋求出路
(2)朝鮮: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
(3)中國:清政府腐敗無能,不積極備戰
背景(原因):日本侵華蓄謀已久
日本明治維新以后,就確定了對外擴張的“大陸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鮮和中國。它不斷派遣間諜到朝鮮和中國收集情報,秘密測繪朝鮮半島和我國東北、渤海灣的詳細地形,到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做好對華戰爭的一切準備。
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
... ... ...
議一議:
①黃海海戰中,誰先退出戰場?
②誰勝了?
③李鴻章的命令及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北洋海軍“僅足守口,實難縱令海戰”,命令北洋艦隊躲入威海衛港內,不許巡海迎敵,使日本取得了黃海海域的制海權,從而大大便利了日本的進一步侵略。
... ... ...
主要內容:
1.割遼東半島(后贖回)、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3.增開沙市、重慶、蘇州和杭州為通商口岸。
4.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思考填空
割三地?
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
嚴重破壞中國領土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賠多少?
軍費2億兩
大大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使清政府財政不堪重負,不得不大舉外債,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
開四口?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使侵略勢力深入內地
其他權?
可在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內地免收內地稅
拓展了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 ... ...
甲午戰爭留下什么樣的反思?
(1)只引進西方技術,不改革政治制度的改革注定要失敗的。
戊戌變法(康有為、梁啟超)
辛亥革命(孫中山)
(2)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綜合國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勿忘國恥,奮發圖強。
歷史根源
1、甲午戰后,列強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加深,處于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
2、甲午戰爭宣告了洋務運動的探索失敗,救亡圖存需要進行新的探索。
... ... ...
戊戌變法的內容
政治方面:準許官民上書言事,改定律法,澄清吏治。
經濟方面:獎勵實業,改革財政。
軍事方面:編練新軍,改習洋操。
文化教育方面:開辦京師大學堂,兼習中西科;設立學堂和譯書局,準許創辦報館、學會等。
變法措施的作用:
1、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
2、有利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事;
3、有利于革除社會弊端。
變法性質: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
... ... ...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1、寄希望于無實權的皇帝身上。
2、清朝的大權掌握在頑固派手中,變法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
3、袁世凱等人出賣了光緒皇帝。
4、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過于單薄,脫離人民群眾。(軟弱性)(主要原因)
戊戌變法的意義與教訓
1.意義
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
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失敗原因 封建頑固派的強烈反對 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與妥協
3.教訓 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是行不通的
... ... ...
隨堂演練
1.甲午中日戰爭中,率致遠艦沖向日艦,最后壯烈犧牲的中國將領是:
A.丁汝昌 B.鄧世昌 C.左寶貴 D.葉志超
2.甲午戰爭中黃海戰役的結局是:
A.雙方互有損失 B.日本艦隊全軍覆沒
C.北洋艦隊喪失戰斗力 D.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3.甲午中日戰爭后,簽訂的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A.《天津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虎門條約》
4.第一次以條約的方式允許外國商人在中國開設工廠的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北京條約》
... ... ...
隨堂演練
1.維新變法運動開始的標志是( )
A.《馬關條約》的簽訂
B.“公車上書”
C.實業救國高潮的出現
D.“西學”在中國的宣傳
2.“公車上書”的時間是( )
A.1888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8年
3.有學者認為,甲午戰爭后,中國開始由“政策創新”轉向于“制度創新”。這里的“制度創 新”開始于( )
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國民革命
4.在1895年到1898年間,康有為多次上書光緒帝。這一時期康有為上書的主題應是( )
A.嚴厲禁煙,抵御外侮 B.維新變法、救亡圖存
C.師夷長技、自強求富 D.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 ... ...
關鍵詞:列強侵略與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教學課件,甲午中日戰爭與戊戌變法教學課件,華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列強侵略與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PPT課件下載,甲午中日戰爭與戊戌變法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