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PPT課件3
學習目標
能記住港澳回歸的史實,并說出“一國兩制”構想的含義與意義。
學習重點
臺灣問題的由來,對祖國統一的認識與展望。
問題導引
聞一多的詩句中說香港和澳門是兩個離家的孩子,等待回家。鄧小平提出的極具魅力的“一國兩制”,照亮了在外百年的游子回家的路。臺灣,徘徊在家門口的最后一位游子,怎樣才能回到母親的懷抱?
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
16世紀中葉,葡萄牙侵占了澳門;100多年前,英國侵占了香港;60多年前,臺灣也與祖國再次相離。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陸續收回香港和澳門,兩岸往來也日趨頻繁,“三通”亦已實現,統一大勢不可扭轉。對此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與認識?
落后就要挨打;國力的強盛是國家統一與民族凝聚力增強的根本保證;國家統一有助于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符合題意即可)
... ... ...
分享交流
1.展示交流
“一國兩制”的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這一構想,從實際出發,兼顧了各方面的實際利益,既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原則,又充分考慮到臺灣、香港、澳門的歷史和現實,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思考:“一國兩制”構想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它首先是針對哪里而提出來的?又是怎樣充分考慮到臺灣、香港、澳門的歷史和現實情況的?
解題思路:回顧港澳臺歷史上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相關史實,再結合近代被列強占領的史實,從現實的原因等多角度思考。
含義: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即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它首先是針對臺灣問題而提出來的。
港、澳、臺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香港、澳門兩地是長期被殖民國家搶占租用的,而臺灣也從甲午中日戰爭后長期被日本占據,現今臺灣問題是國共內戰的歷史遺留問題。三地長期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同大陸在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另外三地戰后資本主義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臺灣、香港兩地在六七十年代已經成為亞洲經濟發展“四小龍”之一。為了使三地能順利回歸祖國,更為了讓三個地區的人民從思維、生活等方面能夠逐步適應祖國,維護當地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持續繁榮,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國兩制”構想是最好的選擇……(符合題意即可)
2.提新問題
中國自秦始皇完成首次大一統后,維護統一、鞏固統一就成了歷史發展的主題。我國從古至今為完成祖國統一做出貢獻的重要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有哪些?請你試著就祖國統一問題提一個新問題。
... ... ...
關鍵詞: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教學課件,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教學課件,中華書局版八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PPT課件下載,推進祖國統一大業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