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蜻蜓》PPT課件5
走近名人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shè)縣。1914年畢業于金陵大學,后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歷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教務主任等,反對“沿襲陳法,異型他國”。推行平民教育。
自讀要求
一、讀注意標好自然段,畫出生字詞語。
二、讀聯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課文中的詞語的意思,有不懂的可和同桌討論。
三、讀注意把每個詞語句子讀正確讀流利,然后思考用自己的話說說本文的大意。
蜻蜓:昆蟲名,身體細小,有兩對翅,捕食蚊子等小飛蟲,能高飛。它們的頭部有很多復眼,觸角短小,腹部細長,四只窄長有網狀脈的翅膀,顎粗壯,足適于握住獵物,成蟲取食飛翔捉到的昆蟲并消滅大量蠅蚋與蚊蟲,而水生若蟲捕食消滅蚊蟲幼蟲。生活在水邊,對人完全無害而屬于最有用的益蟲。
... ... ...
會讀會寫
陶(táo)(陶瓷)慈(cí)(慈祥)
舌(shé)(舌頭)搶(qiǎng)(搶奪)
蠅(yīng)(蒼蠅)蚊(wén)(蚊子)
朋(péng)(朋友)握(wò)(握手)
構(gòu)(結構)復(fù)(復習)
會寫的字
陶慈舌搶蠅
蚊朋握構復
我會辨
搶——槍 蠅——繩 紋——蚊
鉤——構 餓——我 夏——復
慈愛:(年長者對年幼者)仁慈憐愛。
撫摸:撫摩。
田。禾镩g的埂子,用來分界并蓄水。
孑孓:蚊子的幼蟲,是蚊子的卵在水中孵化出來的,通稱跟頭蟲。
平衡:幾個力同時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各個力互相抵消,物體保持相對靜止狀態、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繞軸勻速轉動狀態。
四面八方:泛指周圍各地或各個方面。
... ... ...
朗讀課文第一至六自然段。
1、你從這幾個自然段了解到什么?
2、你知道“七嘴八舌”是什么意思嗎?
你會用“七嘴八舌”造句嗎?
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
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誰知道?
... ... ...
問題探討
1.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
(1)這是一個什么句子?
(2)請把它改成陳述句,帶有句號的句子,使其意思不變?
(蜻蜓是我們的好朋友。)
2. 你覺得陶行知是怎樣的一個人,從哪兒看出來的?
陶行知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從“慈祥”、“撫摸”、“拉著”等詞語可以看出來。
3.從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1)蜻蜓的尾巴特點是“一節一節的,又細又長”。據說被吃掉后“又會長出來”,功能是“保持平衡,調整方向”。
(2)蜻蜓的眼睛特點是“很大,結構很復雜,是由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成的”功能是“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3)除了書上所說的這些,你還對蜻蜓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交流課前預習的資料。
蜻蜓的尾巴點水,實際上是蜻蜓媽媽在生兒育女;蜻蜓的大復眼,幾乎占了整個頭部的一半,在疾飛中,能正確清晰地看到9米開外,處于活動狀態的昆蟲的各個部分,還能看見在千米以外飛行的同類等。
4.陶行知先生為什么用“商量的口吻”說話呢? 從中可以看出陶先生怎么樣的性格特點?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話是對晚輩的尊重和愛護。從中可以看出陶行知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
... ... ...
關鍵詞:放飛蜻蜓教學課件,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件,三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放飛蜻蜓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