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森林的故事》PPT課件
維也納
英文名: Vienna
別名:音樂之都
地理位置:西歐至巴爾干半島的鐵路樞紐
面積:414.65平方公里
人口:170萬(2008)
氣候條件:中歐型氣候
著名景點:金色大廳
·馮驥才:畫家、運動代表作家
·文壇影響:“文化反思小說”
·長篇小說:《義和拳》、《神燈前傳》
·中篇小說集:《鋪花的歧路》、《啊》、《神鞭》
·短篇小說:《雕花煙斗》、《意大利小提琴》
·小說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系列報告文學:《一百個人的十年》
·電影文學劇本:《神燈》
·文學雜談集:《我心中的文學》、《俗世奇人》,以及《馮驥才中短篇小說集》、《馮驥才小說集》、《馮驥才選集》等。
·電影《炮打雙燈》:“夏威夷電影節”和“西班牙電影節”獎
·作品語言: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
... ... ...
寫作背景
馮驥才說:“在創作這部作品之前,有兩件事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一是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發生的那場特大的洪災;二是連續不斷的席卷大半個中國的沙塵暴。這些大自然的災難給人們再一次敲響了警鐘:人類要善待大自然。同時,也強烈地撞擊著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感,從而引發了深層的思考,把創作的視角投向了環保。”
5種表達方式
(1)記敘。記敘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在寫事文章中應用較為廣泛。
(2)描寫。描寫就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包括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外貌描寫、環境描寫)等,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一般用于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一般用于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
... ... ...
維也納森林的特點
(1)景色美(第一、四小節)
“放眼遠眺,綠海無邊,……多少棵樹才匯成這海一樣無邊無際的森林?”
“維也納人的眼睛整天為城市的奇光異彩所;,此刻覺得綠色真是一種凈化眼睛和心靈的顏色。”
“向陽的山坡上……森森然像一片埋伏在那里披甲戴盔的兵陣。”
“森林之間是大片大片的開滿鮮花的牧草,很難看見土的顏色。”
(2)面積廣(第三小節)
“有人說40平方千米……整個國土的44%被森林所覆蓋。”
“處處森林相連,誰能找到這維也納森林的邊緣?”
(3)作用大(第五、六小節)
森林具有降溫的作用。
“在維也納,無論太陽怎樣灼熱,只要站樹陰里,便立刻清爽宜人。”
“中午與早晚……天氣如秋。”
“我在游覽維也納郊外一座皇家獵宮時……林間更是煙霧飛揚,很是壯觀。”
... ... ...
思考
1.作者為什么說“綠色真是一種凈化眼睛和心靈的顏色”?
2.皇家獵宮為何建在此處?
3.第五小節第一句話“森林不單使人賞心悅目,還神氣地調節著氣溫。”起了什么作用?
4.“維也納人與這片森林互惠互助,相依相存”,“互惠互助”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案
1.作者為什么說“綠色真是一種凈化眼睛和心靈的顏色”?
(1)放眼遠望,綠海無邊;
(2)維也納人的眼睛整天被城市的奇光異彩所;。
2.皇家獵宮為何建在此處?
說明維也納空氣清新。為明確文章中心句作鋪墊。
3.第五小節第一句話“森林不單使人賞心悅目,還神氣地調節著氣溫。”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啟下。說明了第四小節講述的是森林令人賞心悅目,而第五小小節講述的是森林神奇的氣溫。
4.“維也納人與這片森林互惠互助,相依相存”,“互惠互助”體現在哪些方面?
(1)森林受益于施特勞斯的名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而名揚天下,引來千千萬萬的旅游者,為這座城市贏得外匯;這片森林也給了那位“圓舞曲之王”以創作的靈感、沖動和深情;森林還美化環境,調節著氣溫。
(2)祖輩制定頒布了《森林法》,保護森林;維也納人很愛惜一草一木。
... ... ...
維也納森林的一切得益于上天的恩賜,更離不開維也納人祖祖輩輩對這土地的珍愛,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吹搅诉@一幕幕美景,同學們對此有什么想說的嗎?可聯系生活的情景。
提示: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如何相處方面。
同學們,世界上美好的東西,都是可以創造出來的。我們跟自然的關系也是這樣,我們只要愛護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同樣可以擁有像維也納一樣美好的生存空間!
關鍵詞: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教學課件,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六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維也納森林的故事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