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PPT課件5
巴金(1904~)原名李堯(yáo)棠、字芾(fèi)甘。四川成都人。 ,1927年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出了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造和翻譯。從1929年到1937年中,創作了主要代表作出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
1933年,巴金到廣東新會訪友時,途經新會天馬河,看到一株500年樹齡的大榕樹,于是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鳥的天堂》。
一:“天堂”指的是什么?
“天堂”指的是:某些宗教指人死后靈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比喻美好的生活環境。
二: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樣的?
大榕樹:這棵大榕樹在廣東省新會縣的天馬河上,已經有五百年的歷史,每年都長出許多的根,從樹上倒掛下來,鉆進土里,過 些日子又長出新的枝干來。這樣不斷生長,占地達16畝,這被當地稱為“神樹”、“天堂中得樂園”。又因為上面棲息著許多鳥,被人們成為“鳥的天堂”
... ... ...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詞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借助工具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字義。
2、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理解詞語
陸續:前前后后,時斷時續。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不可計數:沒有辦法來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過來。暇:空間。文中指鳥太多,看不過來。
留戀:舍不得離開。
不可計數:沒有辦法來計算,形容數量多。
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酬不過來。文中指鳥太多,看不過來。
留戀:舍不得離開。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不禁:不由自主地。
逼近:主動地靠近、接近。
南國:指我國南方。
... ... ...
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幾次經過鳥的天堂?分別在什么時候?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兩次
第一次是在黃昏,看到的是大榕樹的奇特景象。
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看到的是“天堂”的“居民”—鳥兒熱鬧活動的情景。
請按“上路、第一次、第二次、離開”順序的分段。并寫出段意。
第一段(1-4)作者和朋友劃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大 榕樹的景象。
第三段(10-13)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群鳥歡鬧的景象。
第四段(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念和贊美
... ... ...
課文寫出了這里的鳥有什么特點?從文中畫出有關的句子。
1.鳥多
(1)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
(兩個“到處”說明鳥很多)
(2)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 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
應接不暇:形容來的人或事情太多,接待應付不多來。這里指鳥兒繁多,眼睛看不過來。
(“應接不暇”,說明鳥太多)
2.鳥歡快
(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
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撲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說明鳥的姿態很多
(2)“一只畫眉鳥飛了起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想象一下樹上還有哪些鳥,什么姿態的鳥?)
... ... ...
第一個為什么加引號,第二個不加引號?
第一個加引號是因為這是引用別人的話,指的是大榕樹。
第二個不加引號是因為作者親眼看到了,鳥兒在這棵大榕樹上生活的快樂、自由、幸福,是真正的鳥的天堂。
你說我說大家一起說
1.“鳥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鳥的天堂”是說那株大榕樹是鳥兒們生活的樂園。
2.為什么課文里幾次提到了鳥的天堂,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有加呢?
前四次加引號的“鳥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別人的話,表示一種特定的稱謂,是對大榕樹的一種夸張的形容;
沒加引號的“鳥的天堂”,是因為作者親眼見到大榕樹后,感到鳥兒們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樣自由、快樂,在作者心里,大榕樹是確確實實的鳥的天堂。
... ... ...
拓展實踐
嘗試用靜態、動態描寫的方法描寫一處景物。
相信自己
摘錄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背出來。
嘗試用靜態動態相結合的辦法描寫一處景物。
根據課文內容,并搜集有關材料,當一回小導游寫一篇解說詞,介紹小鳥天堂的奇觀。
關鍵詞:鳥的天堂教學課件,冀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下載,四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鳥的天堂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