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PPT課件
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詩《琵琶行》,《琵琶行》是白居易創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白居易任諫官時,直言敢諫,同情民間疾苦,寫了大量的諷諭詩,得罪了權貴。觸犯了權貴的利益,被指責越職奏事,貶江州司馬。他的被貶其實是一樁冤案,他連遭打擊,心境凄涼,滿懷郁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創作出這首傳世名篇。
這首詩中有這樣一段句子:大家知道是描寫什么樂器的嗎?
對,句中的一段描寫的是中國的傳統民族樂器:
琵琶
琵琶被稱為“民樂之王”,“彈撥樂器之王”,“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南北朝時由印度經龜茲傳入內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張四弦,原先先用絲線,現在用鋼絲、尼龍制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
《琵琶行》所描繪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已不再是詩人的藝術夸張,而是當代琵琶名副其實的演奏效果。
... ... ...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這首樂曲是根據公元前202年楚漢兩方在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進行決戰時,漢軍設下十面埋伏的陣法,從而徹底擊敗楚軍,迫使項羽自刎烏江這一歷史事實加以集中概括譜寫而成的。
《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國傳統的大型套曲結構的形式。全曲共有十三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強的標題。這些標題是: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里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曲子,
欣賞之后請大家回答這三個問題:
1.全曲可分為幾個大部分?
2.每個部分分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3.這首樂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和畫面?
... ... ...
全曲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漢軍大戰前的準備,著重表現威武雄壯的漢軍陣容。共包括前五個小段。
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個小段落,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描繪了楚漢兩軍殊死決戰的激烈情景。
第三部分包括最后五個小段落,前兩段寫項羽失敗后在烏江邊自殺,低沉的音樂氣氛與前面的高潮形成鮮明的對照。其中“烏江自刎”這須旋律凄切悲壯,塑造了項羽慷慨悲歌的藝術形象。后三小段描述漢軍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種種情景。但目前演奏一般都作刪節,目的是使樂曲情緒集中,避免冗長。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戰況,是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音畫。
... ... ...
《十面埋伏》是我國傳統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傳統的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優美、節奏輕緩、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繪優美的自然景色或表達內心細膩感情。而武曲情緒激烈雄壯,節奏復雜多變,富于戲劇性,多用右手力度較大的演奏技巧,擅長于表現強烈的氣氛和情緒。因而這首樂曲氣勢雄偉激昂,藝術形象鮮明。
關鍵詞:十面埋伏教學課件,八年級上冊音樂PPT課件下載,八年級音樂幻燈片課件下載,十面埋伏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