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經濟和社會生活PPT課件6
一、狀元實業家張謇
張謇
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江蘇南通人,清末狀元。中國近代早期民族資本企業創辦人之一。16歲中秀才,32歲中舉人,41歲中狀元。曾擔任民國初年的實業部長和農商總長等職。
張謇的故事
張謇雖是個讀書人,卻不是書呆子。他善于利用狀元身份為自己的企業謀求專利,經營得法,使大生紗廠獲得長足發展。除紗廠外,還建立了墾牧公司、輪船公司、面粉廠、油料廠等企業。他把掙來的錢用于興辦學校、圖書館、博物苑、氣象臺、醫院、公園和劇場等文化教育機構,有些在國內還是首創的。如1905年創辦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
... ... ...
從張謇辦實業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有愛國之心 希望通過興辦實業來抵御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有不懼世俗的勇氣 在“士、農、工、商”等級森嚴的社會里,身為狀元的張謇能“舍本求末”確實有常人所不具備的勇氣。
有不同凡響的遠見卓識 他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實業所得辦教育。
... ... ...
讀一讀
材料一: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張謇在“設廠自救”的浪潮中開始籌辦。次年購地建廠。擬招商股60萬兩,一年之久只招得三四萬兩。1898年,張謇通過劉坤一將湖北官紗局存滬未用的紗機20400錠領回,作價25萬兩,作為官股,“按年取息,不問盈虧”。次年春開車生產,經營順利。相繼建成大生二廠、三廠。
材料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帝國主義忙于戰爭,使中國紡織工業有了良好的發展機會,由于外貨銳減,國產紗布暢銷,企業得到進一步發展。
材料三:從1922年以后,大生各紡織廠開始走向下坡。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日、美、英等帝國主義國家又一次向中國傾銷棉花和棉制品 ,紗廠被迫削價銷售,收不抵支,負債累累,最終被吞并。
... ... ...
特點
發展短暫而艱難曲折
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輕工業和沿海地區
整體水平落后,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
一、選擇題
1.甲午戰爭后,提出“實業救國”口號的人是( )
A.張之洞 B.張謇 C.榮宗敬 D.范旭東
2.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出現在( )
A.抗日戰爭勝利后
B.大革命期間
C.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D.洋務運動期間
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短暫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
①北洋政府加大了對民族工業的扶植力度
②辛亥革命掃除了民族工業發展的一些障礙
③帝國主義國家無暇顧及,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掠奪
④民族企業家找到了快速發展的途徑
⑤民族工業通過軍火生意積累了發展的資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 D.③④⑤
... ... ...
關鍵詞:經濟和社會生活教學課件,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教學課件,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經濟和社會生活PPT課件下載,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