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經濟的發展》統一國家的建立PPT課件6
學習目標:
1、兩漢治理黃河和興修水利
2、農業生產的進步,
3、手工業等方面的提高。
獨立學習,自求新知
1、_______下令治理黃河,并親臨現場指導。
2、東漢明帝派_____主持修河,疏通河道。
3、漢代的絲織品已經使用_____。
4、東漢的南陽太守杜詩發明 __________,利用水力__________。它的利用比歐洲早_____年。
5、漢武帝時,將地方的_____和_____收歸中央,實現經濟上的大一統。
6、東西二京指的是_____和_____。
... ... ...
一、治理黃河和農業的進步
1、水利
漢武帝時期的治理
漢明帝時期的治理
2、農業
播種工具 耬車
耕作技術
A.安裝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
B.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
3、作物
(1)水稻(南方)
(2)小麥(北方)
(3)桑樹 黃河中下游普遍種植
... ... ...
二、絲織和冶煉技術的提高
1、絲織
(1)提花機
(2)染色技術高
2、冶鐵
(1)水排
(2)鐵器逐漸取代青銅器
(3)鋼材的出現
素紗禪衣
這是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的素紗禪衣;它是由精制的羅紋絹制成,因其沒有顏色,因此而得名
“素紗禪衣”。這件禪衣長128厘米,重約49克,折疊后可以握在手中,可謂薄如蟬翼,輕如鴻毛,由此可見,漢代紡織業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 ... ...
三、加強集權的經濟措施
1、經濟大一統
(1)掌握鑄幣權
(2)鹽鐵官營
抑制商人牟取暴利,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2、城市建筑
(1)長安、洛陽規模宏大
(2)專門的商業區“市”
... ... ...
思考:田蚡為什么不讓武帝治理黃河?武帝開始為什么會聽他的話?
田蚡是為了個人的私利不讓 漢武帝治河,因為田蚡的田產 在黃河北岸,河道南移,他的田地就 沒有水患之憂。
而漢武帝是因為有迷信思想,所以才聽田蚡的話 。
東市、西市為什么在城的西北角?又為什么用墻圍起來?
答:漢朝實行抑商政策,所以長安的東、西兩市不設在城中心,而設在西北角,并用墻圍起來,以便于官府的控制和管理。
... ... ...
鞏固練習
1、西漢時期大規模治理黃河是在( )
A、漢高祖時期B、漢文帝時期
C、漢武帝時期D、漢景帝時期
2、東漢明帝時主持治理黃河的是(。
A、王景 B、史祿 C、李冰 D、竇固
3、耕犁安裝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是在(。
A、春秋時期B、戰國時期C、西漢時期D、東漢時期
4、西漢時發明的新興播種工具是(。
A、犁壁 B、筒車 C、耬車 D、水排
5、漢武帝時由中央統一鑄造發行的貨幣是(。
A、五銖錢 B、圓形方孔半兩錢
C、鏟形和幣 D、刀形幣
6、我國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是在( )
A、春秋時期 B、戰國時期 C、秦朝 D、西漢
7、杜詩發明的“水排”是一種( )
A、鼓風冶鐵工具 B、灌溉工具
C、播種工具 D、紡織工具
... ... ...
知識鞏固
1.漢武帝時期,曾經下令治理( )。
A.黃河 B.長江 C.黑龍江 D.珠江
2.東漢明帝任命水利專家( )主持修河。
A.鄭國 B.李冰 C.白公 D.王景
3.東漢時期,杜詩發明了( )應用于冶鐵領域,大大提高了冶煉質量。
A.水排 B.筒車 C.翻車 D.鼓風機
4.漢代的絲織業已經使用了_______,生產出來的精美絲綢,不僅受到國內人民的喜愛,也令許多外國人嘆服。
5.西漢的農具_______,已經可以翻土和碎土,這比歐洲早了1000多年。牛耕已經普遍使用__________的耕作方法。
6.西漢的都城長安和東漢的都城洛陽,規模宏大,被人們稱為__________。
關鍵詞:統一國家的建立教學課件,兩漢經濟的發展教學課件,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統一國家的建立PPT課件下載,兩漢經濟的發展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