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社會生活PPT課件4
知識回顧:
1、文學:
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新中國建立后的代表作品:《紅巖》、《茶館》等
“文革”以后的代表作品:《班主任》、《哥德巴赫猜想》等
2、藝術
3、體育:
建立完整的體育制度,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20世紀90年代
中國的運動員走出國門,贏得世界的矚目:乒乓球隊
... ... ...
一、衣食住行的變遷
一般過年過節才有新衣服穿
一衣多季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家中人口多的,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依次往下傳”
材料一:
20世紀60年代,每月只有3兩的油和肉,當時一些機關工作者常成群結隊到山區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莖,把它們磨成粉末,來彌補糧食定量不足!
材料二:
近幾年,吃野菜成為時髦。很多天然的野菜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常有藥用功效……
材料一、二中的“吃野菜”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是為了生存不得不吃野菜,作為糧食不足的補充;
材料二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開始重視營養全面和均衡。
... ... ...
“新舊四大件”指的是什么?
改革開放前:舊四大件(“三轉一聽”)
縫紉機、自行車、手表、收音機
改革開放初:新四大件
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
改革開放后:新新四大件
手機、電腦、住房、汽車
... ... ...
二、就業和社會保障
(主要針對城鎮居民和企事業單位人員)
思考: 什么是鐵飯碗?“鐵飯碗”有什么弊端?
要不要破“鐵飯碗”?
思考:優勝劣汰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和需要,但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打破“鐵飯碗”時應該怎樣幫助那些改革過程中產生的“弱勢群體”?
最低生活保障、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等
... ... ...
學習檢測:
1、下列變化中不符合在改革開放后出現的是( )
A、野菜、粗糧成為健康食品
B、出門旅游人數每年大增
C、憑票證購買食品
D、私人汽車已經走進不少人的家庭
2.詞語往往是一個特定時代的反映,下列詞語哪個不屬于21世紀( )
A.炒魷魚 B.跳槽
C.公開招聘 D.鐵飯碗
3.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不可能看見的是( )
A.人們在街上排隊購買所有物品
B.人們的服裝只有簡單的灰、藍色
C.人們大多住簡陋狹窄的房子
D.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奔馳
4、就業制度的改革使( )
⑴人們就業觀念發生變化
⑵“鐵飯碗”逐漸打破
⑶促使人們不斷學習,提高適應就業變化的能力
⑷貧富懸殊進一步加劇,引起社會混亂
A、⑴(2)⑶ B、⑵ ⑶ ⑷
C、⑴ ⑶ ⑷ D、⑵ ⑶⑷
關鍵詞:社會生活教學課件,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教學課件,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社會生活PPT課件下載,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