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的成就一》科技教育與文化PPT課件4
回憶舊知,創設情境
回憶舊知,創設情境(四大發明——近代落后——兩彈一星),提出問題:建國后,我國科技迅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鄧稼先(1924—1986年)出生在軍閥混戰時期。新中國成立時,他正好在美國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博士學位,很快回到了祖國。1958年,鄧稼先受命研制原子彈。從此,他一直奮戰在中國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1964年,他指揮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實驗爆炸成功。“文革”初期,基地實驗人員分成兩派,鄧稼先力促兩派聯合,并于1967年成功地進行了第一顆氫彈的實驗。此后他又領導了地下核實驗。鄧稼先結婚30年,但與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時間不足3年,他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國的核實驗工作,被譽為“兩彈元勛”。1986年,鄧稼先患癌癥逝世。直到這時,為中國核武器默默耕耘近30年的鄧稼先才為世人所知。
... ... ...
一、“兩彈一星”
簡要補充美國在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前夕把原子彈投到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播放相關的影片或展示相關的圖片。
介紹我國研制原子彈的概況。
播放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畫面。
動腦筋:原子彈是殺傷力極強的核武器,我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彈?
播放有關導彈研制成功的實況,展示我軍裝備的現代化。
材料分析:1959年,蘇聯撤走支援中國建設的專家時,有人揚言:“離開我們的幫助,你們中國人10年、20年也休想造出原子彈來! ”
設計問題:我國為什么能夠很快地研制成功原子彈?
知識拓展: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到現在,中國已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目前中國已建成秦山核電站和大亞灣核電站,使核技術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 ... ...
二、秈型雜交水稻
材料分析:2001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江澤民主席親自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給水稻專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貢獻。
請問:他的突出貢獻是什么?
引導學生了解: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介紹教材中的插圖,說明:①艱辛執著,刻苦鉆研,終為“雜交水稻之父”;②這是我國,也是世界農業科研的一項重大成果。
動手制作:科技小報(任選原子彈專版、導彈專版、人造衛星專版、秈型雜交水稻專版、兩彈元勛鄧稼先專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專版)
自由空間:如何理解鄧小平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精辟論斷?我們應該學習鄧稼先、袁隆平等科學家的什么精神或品質?舉例說明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有哪些?
... ... ...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988年9月12日,鄧小平在一次聽取匯報時講話:“最近,我見胡薩克時談到,馬克思講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恐怕是第一生產力。將來農業問題的出路,最終要由生物工程來解決,要靠尖端技術。對科學技術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茖W技術方面的投入、農業方面的投入要注意。”
關鍵詞:科技教育與文化教學課件,科學技術的成就教學課件,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科技教育與文化PPT課件下載,科學技術的成就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