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PPT課件5
一、點擊課程標準,明確學習重點
了解和掌握荷蘭侵占臺灣和沙俄入侵黑龍江;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政府設置臺灣府;雅克薩之戰和《尼布楚條約》的簽訂等基本內容。
使學生認識到沙俄與荷蘭都是歐洲國家,當時它們在中國的活動都是侵略行為。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與世界各國和平相處是我國的外交原則。
二、漫步歷史長廊,汲取知識精華
鄭成功收復臺灣
雅克薩之戰
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反映了什么史實?體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1949年,解放戰爭后,國民黨逃往臺灣。寶島臺灣又一次和祖國分離,至今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詩人的《鄉愁》反映了作者對故鄉的強烈的思念之情,他渴望臺灣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海峽兩岸完成最終的統一。
... ... ...
“開辟荊榛逐荷夷”
1、“荊榛”的含義是什么?
臺灣當時荒蠻的景象。
2、“荷夷”的含義是什么?
“夷”當時指外國人,“荷夷”指荷蘭侵略者。
3、如何理解“開辟荊榛逐荷夷”?
鄭成功收復并開發臺灣。
... ... ...
⒈臺灣最早被哪個國家所占領?
1624年,荷蘭殖民者占領臺灣。
⒉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是誰?
1661-1662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
⒊收復臺灣后,清政府是如何對臺灣進行管轄的?
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1684年,設立臺灣府。
加強了臺灣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邊防。
評價鄭成功:
答:鄭成功在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的斗爭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他為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保衛中華民族的利益作出了輝煌貢獻。他是反對外來侵略的民族英雄,又是團結各民族,發展生產,開發祖國臺灣的先驅。
... ... ...
二、抗擊沙俄——雅克薩之戰
1、背景:沙俄侵入我國的黑龍江流域。(17世紀中期)
2、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康熙帝)
3、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1689年)——第一個平等的邊界條約。
意義: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內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
經過平等協商,雙方簽訂了中俄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條約規定: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大片地區是中國的領土,從法律上劃定了中俄東段的邊界。
... ... ...
P105動腦筋:
1684年,沙俄政府給盤踞在雅克薩城的侵略軍派來一個新頭目,叫托爾布津。沙皇頒發給托爾布津一枚盾形城徽,圖案是一只張開翅膀的鷹,一只爪抓著一張弓,另一只爪抓著一支箭。沙皇發這枚城徽表示了什么意圖?
”他們說的對嗎?為什么?
(女孩:“表明沙俄要以雅克薩為據點繼續擴大侵略。”男孩:“表明雅克薩城已是沙俄的了。”)
答:①頒發這枚城徽,就是希望沙俄侵略軍,像圖案上的飛鷹一樣,使用弓和箭也就是武力,飛向更遠的地方,占領中國更多的土地。
②他們倆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如果將兩人的說法綜合起來就全面了。
③因為沙皇在其侵略軍盤踞雅克薩后,向新派來的侵略軍頭目頒發城徽,其本意固然認為雅克薩城已經屬于俄國所有。但是,沙皇并不滿足于占領雅克薩城,而是想以此為據點,使用武力繼續侵占中國更多的領土。
... ... ...
三、課堂小結
鄭成功收復臺灣
1.17世紀20年代,荷蘭殖民者霸占臺灣。
2.鄭成功收復臺灣。
3.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意義。
雅克薩之戰
1.雅克薩之戰的背景。
2.雅克薩之戰。
3.中俄《尼布楚條約》。
... ... ...
1.“開辟刑榛逐荷夷”,我國古代立下這一偉大功績的民族英雄是( )
A.張騫 B.魏征
C.鄭成功 D.渥巴錫
2.“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戚繼光抗倭
B.鄭成功收復臺灣
C.雅克薩之戰
D.平定噶爾丹叛亂
... ... ...
P107活動與探究:
2、看圖分析:下頁的《雅克薩之戰》,是當代油畫家根據歷史資料創作的。請你仔細欣賞,辨認出哪些是清軍,哪些是沙俄侵略者,并談一談中國取得雅克薩之戰的原因是什么?
答:(1)右面旌旗飄揚,昂首挺胸的是清軍將士;左面力竭勢窮,乘車而逃的是沙俄侵略軍。
(2)中國取得雅克薩之戰勝利的原因:
①雅克薩之戰是中國軍民為捍衛祖國的領土主權而進行的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
②戰前,康熙帝周密部署,命令清軍水陸并進。
③戰爭中廣大將士英勇作戰,各族人民也給予積極的支持。
④而沙俄所進行的是一場侵占別國領土的非正義戰爭,侵略軍人數又相對較少。這就決定了中國軍隊必然勝利,沙俄侵略軍必然失敗。
關鍵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教學課件,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教學課件,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PPT課件下載,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