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PPT課件3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人稱“詩仙”。他是我國繼屈原之后又一個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發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以強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馴的態度抨擊社會,鞭撻權貴。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韻律和諧多變。杜甫曾給予李白的詩篇極高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資料鏈接
李白著名的組詩《古風》,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負;樂府《行路難》,《梁甫吟》,《將進酒》等,是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望廬山瀑布》《夢游天姥吟留別》等詩篇,以充滿想象的神奇之筆描繪祖國的壯麗山河。
盡管李白有的詩歌也隱含著人生如夢、縱酒狂歡的頹喪情緒,但不滿于社會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揚向上的精神是他詩篇的主旋律。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與杜甫并稱“李杜”,對后代的詩歌創作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
... ... ...
寫作背景
李白一生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了不少歌頌祖國壯麗河山的名句佳篇。這首詩是詩人于開元十三年(726)辭親遠游,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友人而作。詩人在二十五歲之前一直住在四川,這次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游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出蜀東下,此詩即在旅游途中所作。從詩意看,詩人與送行者同舟共發,是在舟中吟送的。
整體感知
《渡荊門送別》詩作通過對出蜀至荊門沿途所見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構成的雄奇壯麗的畫卷,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無限愛戀的真摯感情。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首聯)
渡遠:遠渡。楚國:楚地。
平野:平原。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
詩歌從乘舟遠游寫起,第一、二句點題:詩人遠離四川,乘船沿江游覽楚地。(敘送別緣起)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頷聯)
平野:平原。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
作者描繪了山勢,流水,原野!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尾聯)
描寫了水中映月,還有畫于天邊的云霞圖。
... ... ...
譯 文
詩人乘舟順流而下,經過漫長的水路,來到荊門之外。
山已經到了盡頭,江水就在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皓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飛在空中的明鏡,云氣勃郁,在大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一般。
雖然進入異地,我依然依戀著故鄉的山山水水,不遠萬年,依然陪伴著我這位游子。
課文講解
1、說說《渡荊門送別》一詩的主要內容。
寫作者李白出蜀至荊門來到楚地時所見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2、抒發作者鄉愁的是哪一句?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從景物方面著筆,表現的是作者寫出濃濃的鄉思。
3、寫景的句子是哪幾句?是按什么順序描繪的?
“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寫的。
... ... ...
課堂小結
首聯——遠渡地點和此行目的
頷聯——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
氣勢磅礴的長江畫圖
頸聯——月夜俯視 明月倒映
白晝眺望 天空高遠
尾聯——故鄉的水 載我遠行
依依不舍 遠別故鄉
關鍵詞:渡荊門送別教學課件,魯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七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渡荊門送別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