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PPT課件6
作者簡介:
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隱士,不滿于官場的黑暗,“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農村。
初讀課文
讀出一種尷尬和艱辛
誰來談談詩中的尷尬和艱辛?
尷尬:辭官種田,卻“草盛豆苗稀”
艱辛: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狼狽: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 ... ...
再讀課文
詩人辭官歸隱,遇到的卻是生活的尷尬和艱辛,此情此景,詩人是否抱怨、后悔?請同學們再次誦讀詩歌,讀出詩歌的兩個轉折、一個執著。
轉折一:“草盛豆苗稀”之尷尬下,依然早出晚歸,醉心田園。
轉折二:“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執 著:但使愿無違(如何理解“愿”?)
“愿”: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個農夫也比在官場“為五斗米折腰”強。
三讀課文
詩人面臨生活的尷尬和艱辛,并沒有心生抱怨和后悔,而是流露出歸隱田園之后的適意和愉悅。而這種愉悅和適意在詩中是以優美的畫卷形式呈現的。請同學們三讀課文,讀出一幅圖畫、一種愉悅!
一幅圖畫:勞動晚歸圖——一人、一月、一路、一鋤
請同學們分析該圖的用意,用“沒有……有的是……”的句式說話。
沒有勞動的艱辛,有的是月下晚歸的愜意。沒有官場的黑暗,有的是勞動的詩意。沒有官場的勾心斗角,有的是勞動的快樂。
... ... ...
四讀課文
讀出一種樸實、一種人格
樸實(文風):用語平淡自然,平淡的口語和醇美的詩意和諧的統一起來,如“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都樸素如隨口而出。
人格:用“這首詩通過……表現了……”的句式來概括詩人的人格。
這首詩通過對田園勞作苦中作樂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歸隱田園的適意、愉悅之情。
關鍵詞:歸園田居教學課件,魯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七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歸園田居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