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PPT課件13
學習目標
1.能夠正確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感受父親的愛子之情。
2.學習截取法——攝取閃光瞬間的選材構思法。
作者簡介
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字佩弦。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著有散文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他的散文以語言簡練、文筆秀麗著稱。
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稱贊他:“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寫作背景
《背影》寫于1925年10月,當時作者在清華大學任教。1917年冬,朱自清祖母去世,父親朱鴻鈞原任徐州煙酒公賣局局長,被解職兩手空空,還欠下五百元外債。文中的“禍不單行”正是指這兩件事。
... ... ...
基礎知識
1.讀準下列紅字的讀音。
躊躇 ( ) 晶瑩( ) 迂腐( )
瑣屑 ( ) 拭 ( ) 柵欄( )
差使 ( )舉箸( ) 狼藉( )
頹唐 ( ) 蹣跚 ( )
2.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
狼藉:亂七八糟的樣子。
簌簌:紛紛落下的樣子。
慘淡:凄慘暗淡,不景氣。
賦閑:失業在家。
勾留:短時間停留。
迂:言行守舊,不合時宜。
頹唐:衰頹敗落。
... ... ...
閱讀訓練
聽讀課文:用下列符號進行圈點批注。
劃分文章部分、層次分別用雙豎線、單豎線。不能理解的詞語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方框。
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和問號。
注意父親的語言、動作、背影和“我”的眼淚。
整體感知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兩年前作者奔喪完畢,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別的情景。
2.這篇文章主要寫誰?反映的主題是什么?
我的父親、父愛。
3.找出文中能體現父愛的語句。
... ... ...
思考討論
1.請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讀出了文眼,就讀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現在開頭或結尾。
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2.“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1)祖母死了 (2)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3.文中一共幾次寫到了父親的背影?
... ... ...
第一次在開頭,“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車站送別時,父親去買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車門話別,望著父親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
第四次在結尾,“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本文三次寫流淚,請分別說明原因。
(1)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2)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3)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 ... ...
選取“背影”為情感的切入點,有什么好處?
“背影”是課文的閃光點,也是聚光點。父親的慈愛和迂折,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聚焦在這一點上;父子之間深深的愛也傾注在這一點上。從這個角度描寫,不僅可以看到父親“形”的特點,還可以洞察到“神”的本質特征。這種用截取法選材構思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1.下列各組中紅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微傾(qīnɡ) 賦閑( fù ) 頹唐( tuí )
B.瑣屑(xiāo ) 勾留(ɡōu ) 惦記(diàn )
C.馬褂(ɡuà ) 浦口(pǔ ) 躊躇(chóu )
D.棉袍( páo ) 妥帖( tuǒ ) 攙扶( chān )
2.填空。
《背影》的作者是____,江蘇揚州人,他是我國現代著名的____、____、學者、民主戰士,《背影》是他的一篇記實性散文。
本文的主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思考討論
1.哪些語句描寫了父親的外貌?
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他肥胖的身子……
2.哪個詞表現了父親身材的特點?
肥胖
3.哪個詞表現了父親步履的特點?
蹣跚
4.哪些語句具體地寫出父親“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5.這一段主要運用了哪兩種描寫方法?外貌描寫、動作描寫。
... ... ...
教師小結
本文的語言樸實無華,卻能用簡潔的文字寫出無限深情,其實最好的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還沒有留心體會。請大家用心觀察生活中的簡單之美,由此發現人世間最普遍的而又最為寶貴的美好感情,增進大家對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課后作業
一、反復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抒發的感情。
二、父母疼愛你的哪件事深深感動你?請將事件的經過寫出來。
三、完成“敬老祝語”。(選做)
四、背誦課文第六自然段。
關鍵詞:背影教學課件,魯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七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背影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