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PPT課件5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把握奧楚蔑洛夫這個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
2、體會語言描寫和細節描寫等在小說中的作用。指導學生學習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思想。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把握人物性格。
2、理解本文運用對比手法強化諷刺效果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充分認識沙皇專制制度黑暗腐朽的本質。
學習重難點
1、學習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2、理解沙皇專制制度的黑暗腐朽的本質及“變色龍”的形象。
3、理解奧楚蔑洛夫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會意義。
... ... ...
作者簡介
契訶夫(1860—1904),19世紀末俄國小說家。享有世界聲譽,與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主要作品有《萬卡》《小公務員之死》《裝在套子里的人》《變色龍》《萬尼亞舅舅》等。
資料鏈接
契訶夫的早期創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 19世紀80年代中期,他創作了大量既幽默又富于悲劇性的短篇小說,反映社會底層人民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80年代下半期,隨著社會階級斗爭的日益尖銳,他的創作視野逐漸寬闊,題材愈加豐富,批判性也隨之加強。
... ... ...
讀準字音
盛滿( ) 乞丐( )
醋栗( ) 戳穿( )
胚子( ) 兔崽子( )
蜥蜴( )
詞語解釋
魁梧:(身體)強壯高大。
荒唐:思想、言行不符合常理人情,使人感到離奇。
洋溢:(情緒、氣氛等)充分流露。
無精打采:形容不高興,不振作。
異想天開:形容想法離奇,不切實際。
... ... ...
整體感知
小說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5):警官奧楚蔑洛夫在廣場巡邏時發現“狗咬人”案件。這是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6—27):處理“狗咬人”案件。這是案件的發展和高潮。
第三部分(28—29):案件處理結果:小狗被人帶走,受傷者反遭到恐嚇。這是故事的結局。
課文講解
1、小說講述了一件什么樣的事?
小說講述了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事件的故事。
2、文中怎樣描寫奧楚蔑洛夫出場時的情景的?這里的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交待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渲染了一種壓抑的氣氛。寫出沙皇統治下的冷落蕭條。
3、本文為什么用“變色龍”作為題目,有什么好處?變色龍的社會意義是什么?
變色龍,是蜥蜴的一種,表皮下有多種色素塊,能隨時變成不同的保護色。用變色龍做題目,形象幽默,富有諷刺意味。變色龍現在多比喻政治上善于變化和偽裝的人,含貶義。
... ... ...
品味語言
1、“商店和飯館的門無精打采地敞著,面對著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就跟許多饑餓的嘴巴一樣”。
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環境,反映了當時經濟蕭條。“跟許多饑餓的嘴巴一樣”是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暗示了俄國人民饑餓貧困的生活,整個社會死氣沉沉,作者用寥寥幾筆,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環境。
2、“我要揭你的皮,壞蛋。”
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小市民赫留金要借狗咬手指頭撈一把賠償金的心態。
3、“就連那手指頭也像是一面勝利的旗幟。”
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頭當作物證向人炫耀。
... ... ...
課堂小結
契訶夫用漫畫式的寫法塑造了鮮活的變色龍形象,精短的篇幅中蘊涵著深刻的思想和藝術內涵。
反觀現實,當社會上充斥著變色龍式的人物時,人際交往就成了荒漠,所以真誠友善才應是我們處事待人的追求。
課堂練習
1、《變色龍》的作者______,他是19世紀______國的短篇小說家,這篇課文的體裁是______,主人公是______。
2、文章以“變色龍”為題的用意是以變色龍______的特點比喻主人公奧楚蔑洛夫______的性格特征。他的這些性格特征是通過處理______這一事件所表現出來的。
... ... ...
研討與練習答案
一、奧楚蔑洛夫之所以幾次變色,是因為他不敢得罪權貴,哪怕僅僅是權貴家的一條狗。這樣的一個小官僚,面對一般群眾的時候,他往往會擺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場,穿著新的軍大衣,在眾人面前“嚴厲”的表情,一個拿腔做調、作威作福的小官僚形象畢現。而面對權貴,卻是一副奴顏婢膝的樣子。
二、奧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為某類人物的代名詞,是因為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寫這類人物的時候,抓住了他們的共性,通過提煉、概括和總結,并用夸張、 對比等諷刺小說常用的藝術手法,加以突出,使這類人物往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關鍵詞:變色龍教學課件,魯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變色龍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