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PPT課件3
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在城郊,馬車突然被一大群人攔住,原來是肖邦的老師埃斯內爾和同學們來為他送行。他們站在路邊,詠唱著埃斯內爾特地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
肖邦聽著這首意味深長的送別曲,作為一名音樂家,他會想些什么呢?
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說:“孩子,無論你走在哪里,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肖邦感動地點了點頭。
... ... ...
就在他離開祖國的那幾天,華沙爆發了反抗沙俄統治的起義?墒,不久起義失敗了。肖邦得知這一消息,悲憤欲絕。他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化成音符,寫下了著名的《革命練習曲》。那催人奮起的旋律,表現了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
悲憤欲絕:
1、“絕”是什么意思?
2、能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嗎?
... ... ...
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2、欣賞肖邦的鋼琴曲,感受其音樂的魅力。
肖邦( 1810─1849) 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華沙近郊,父親是法國人,僑居華沙任中學法文教員,母親是波蘭人。肖邦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六歲開始學習音樂,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臺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
... ... ...
欺凌 深淵 肖邦 霧靄
詠唱 鄭重 回首 悲憤欲絕
一腔熱血 催人奮起 憂慮
勉勵 蠟燭 巴黎 憂憤
彌留之際 與世長辭
默讀第一自然段,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思考:肖邦那么愛國,為什么又要離開自己的祖國呢?
國土淪陷,難以生存,國內已經沒有創作的環境。在這樣一種動蕩不安的形勢下,肖邦的親人、老師和朋友們敦促著肖邦出國去深造,并通過他的音樂創作和演奏去為祖國獲取榮譽。為此,肖邦處于激烈的思想斗爭之中,愛國心使他想留下;事業心又使他想離去。離別的痛苦、永別的預感折磨著他,但是,親友們的勉勵、囑咐和期望又鼓舞著他,使他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去國外用藝術來歌頌祖國和自己的民族,為此他又感到激動。作為音樂家,他想用自己的作品喚起民眾進行抗爭才是更好的愛國方式……
... ... ...
完成以下作業:
A:1、摘抄文中反映肖邦愛國的句子。
2、寫出幾個我國的愛國音樂家的名字。
B:拓展:肖邦彌留之際還想著國家,我國古代也有一位詩人在臨終前還不忘祖國,并寫下了一首詩,這位詩人是全詩是:__________
關鍵詞: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課件,蘇教大版六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下載,六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