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夏商周時期: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PPT課件,共24頁。
學習目標
1.通過對鐵制農具和牛耕等出土文物圖片及相關文獻記載的認知,了解春秋時期經濟發展的主要表現,知道春秋時期的時代特征。
2.通過將春秋時期與西周時相關制度進行對比,理解社會制度的變化和王室衰微的原因與后果。
3.知道春秋時期的主要霸主,理解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對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培養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新課導入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國都從鎬京東遷洛邑,我國歷史從此進入東周時期。
《春秋》為魯國編年體史書,記載了從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歷史,相傳由孔子修訂而成。
《戰國策》為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記述了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歷史。
王室衰微
1.王室衰微的含義
2.王室衰微的表現
王室衰微的表現:
(1)分封制逐步瓦解。
(2)周王室權威明顯削弱,漸漸失去對各地諸侯的控制。
(3)諸侯國日益強大,各自為政,也不再定期朝覲天子和向周王室繳納貢賦,導致周王室財政入不敷出,困難重重。
諸侯爭霸
(1)春秋諸侯爭霸的原因:周王室衰落;各諸侯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2)目的:追逐自身的利益。
(3)口號:“尊王攘夷”(尊敬王室,排除夷狄)。
想一想:諸侯爭霸為什么要以“尊王攘夷”的名義進行?
(1)周王室雖然衰微,但仍具有天下“共主”的名分,打著“尊王”的口號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2)當時少數民族勢力發展,威脅中原華夏諸國,打著“攘夷”旗號充當保護色,能贏得華夏諸國的認同。
... ... ...
關鍵詞: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PPT課件免費下載,夏商周時期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