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老山界》PPT優質課件下載,共20頁。
學習目標
1.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掌握課文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材料的特點。
2.學習本課用景物描寫烘托人物的寫法,鑒賞敘事及語言特色。
3.能通過品評文章中的關鍵詞語,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家作品
陸定一(1906年6月—1996年5月),男,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蘇無錫,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宣傳思想陣線杰出的領導人。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畢業于交通大學。1927年起擔任共青團中央宣傳部長、共青團駐少共國際代表。長征時,在紅軍第一方面軍“紅章”縱隊政治宣傳部工作,后任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長。建國后,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書記處書記、文化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是中共第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十三屆中顧委常委。
整體閱讀
找出文中表現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的詞句。
全文除首尾兩段外,中間一大部分就是按照翻越老山界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
時間變化:"下午才動身” —— “天色晚了” —— “天色黑了才到山腳” —— “滿天都是星光" —— “半夜里” —— “黎明的時候” —— “已經是下午2點多鐘” —— “一直到宿營地”
地點轉移:上山,從山腳到山頁——下山,翻越老山界,從第一天下午動身,到第二天下午2點以后才下山,整整一天時間。
紅軍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困難?
(1)走路難“向上看 就在腳底下。”“陡峭極了…只有一尺多寬。”山路陡峭,懸崖峭壁。
(2)睡覺難“路只有一尺來寬,半夜里一個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寒氣逼人…渾身打著顫",宿營峭壁,半夜凍醒。
(3)吃飯難“肚子很餓,力氣不夠",糧食奇缺,肚子饑餓。
(4)處境難“傷員病員都下了擔架走,旁邊需要有人攙扶著”,“機關槍聲很密”,傷病員多,敵人追擊。
重點研討
1.課文寫了上山、宿營、下山的場景,找出描寫景物的句子,這些句子在課文中有什么作用?
上山:“滿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來了。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這真是我生平沒見過的奇觀。”
宿營:“半夜里,忽然醒來,才覺得寒氣逼人,刺入肌骨,渾身打著顫。把毯子卷得更緊些,把身子蜷起來,還是睡不著。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它跟我們這樣的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四圍的山把這山谷圍得像一口井。”
下山:“路上有幾處景致很好,濃密的樹林里,銀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作用:作者以生動的景物描寫,有聲有色的把紅軍戰士高昂的斗志,豪言壯語,暢快的心情展現出來,他們頑強不屈的斗志和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
2.紅軍的樂觀表現在哪些地方?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不要掉隊呀!”“不要落后做烏龜呀!”“我們頂著天啦!”等。
3. “像春蠶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嗚咽”在這里怎樣理解?這句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像山泉在嗚咽”一句有不少人認為“嗚咽”的原意是低聲哭泣,文中是修飾形容凄切的流水聲。這種解釋與通篇洋溢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相悖。應解釋成流水聲若斷若續,好像山泉時而流時而止。這樣使整個樂觀主義的基調不至于失去一致。
這里運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作者形象貼切的比喻,生動具體地將自己的感受細膩入微地表現出來,增加了語言的美感和氣勢。
4. “搶了一碗飯就吃”,如何理解“搶”字,談談你的看法。
“搶”字是一個中性詞,這里有搶先爭先的意思,用在紅軍身上是為了說明吃飯的迅速,“搶”字形象的表現了紅軍戰士為了爬山任務而抓緊時間吃飯的動人場面。
5.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分析文章的敘事特色。
作為一篇記敘文,《老山界》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這六個記敘要素交代得非常明確,堪稱典范。它不僅內容完整,眉目清晰,而且在敘事方面有許多特色,概括起來就是:明白曉暢,引人入勝。作者就像一位講故事的老手,采用我國傳統的敘事方式,把紅軍長征路上翻越老山界的經過,講述得有頭有尾,波瀾迭起,繪聲繪色,妙趣橫生。
課堂小結
老山界,是紅軍翻越的“第一座難走的山”。但是在紅軍的眼里,他們認為:“我們走過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覺得老山界的困難,比起這些地方來,還是小得很。” 這充分表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不怕困難、艱苦奮斗的堅強意志。 課文通過生動的描寫具體形象地表達了中心思想,特別是通過景物描寫來渲染紅軍戰士的樂觀精神。
... ... ...
關鍵詞:老山界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