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PPT精品課件,共21頁。
是非成敗轉頭空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享年74歲。他的逝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軍事強國和政治大國的輝煌,也留下了制約蘇聯進一步發展的政治經濟桎梏。
共同目的:解決蘇聯模式的弊端,促進發展
赫魯曉夫(1953-1964)
經濟:加大農業投入,將農產品義務交售制改為收購制;改革工業管理體制
政治:平反冤假錯案,強調集體領導,改革干部制度
勃列日涅夫(1964-1982)
經濟:在工業領域推行“新經濟體制”改革,擴大企業自主權,利用獎金等經濟杠桿促進企業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戈爾巴喬夫(1985-1991)
經濟:承認市場調節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作用;
政治:取消蘇共領導地位,放棄社會主義制度,實行議會制、總統制和多黨制;拋棄馬克思主義指導
蘇聯解體的原因
(1)歷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錯誤長期得不到糾正。
(2)現實原因: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
(3)外部原因: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
(4)導火線:八一九事件。
旗幟鮮明開新篇
相對蘇聯與東歐方案,中國在變與不變的探索又是什么呢?
1949-1978,借鑒蘇聯經驗
1978-至今 ,吸收蘇聯教訓
舉世矚目的成績
5G毫米波芯片研發成功,打破缺芯少魂。
建設中的雄安新區,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港珠澳大橋通車,粵港澳三地緊密連接在一起。
大興機場投入運營,綜合交通樞紐集成度、便捷性達世界領先水平。
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
回首來時路
唯有“變”是“不變”,社會主義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發展模式,也沒有永遠神圣至上的鐵律;發展模式應量體裁衣,從國情出發,而不是從理論出發。
... ... ...
關鍵詞: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