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PPT教學課件下載,共32頁。
鐵幕演說
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后面,座落著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都城……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內……
冷戰開始
美國有領導“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產主義的滲入”。 ──1947.3杜魯門
兩極格局形成
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實行了一系列經濟政策,其核心就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以此緩解經濟危機與社會矛盾。這對二戰后歐美各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1936年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認為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制度并不能自動消除經濟危機,主張政府運用經濟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積極干預。
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赤字財政,刺激經濟,增加就業,維持繁榮。稱為“凱恩斯主義”。
變化之一:國家的宏觀調控(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背景
第一段:
經濟大危機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的弊端;
二戰的生死存亡教訓;
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沖擊與影響;
羅斯福新政,加強國家干預經濟的成功經驗;
理論指導:凱恩斯主義;
技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二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模式
1、聯邦德國:社會市場經濟
2、日本:政府主導型經濟
3、英國:混合市場經濟
4、法國:計劃指導型經濟
相同點:以市場經濟為基礎,強化國家干預
總結:近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演變:
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前:重商主義政策
第一次工業革命——1929經濟大危機:自由放任政策(理論:英國亞當•斯密提出自由競爭、自由貿易)
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加強國家干預經濟;(理論:凱恩斯主義)
二戰后——20世紀70年代初:加強國家干預經濟
1973年后,減少國家干預經濟;(理論:新自由主義)
變化之二:科學技術的發展
1、科學技術發展的條件:
①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
②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
③戰爭推動科技發展。
④政治保障---資本主義發展相對穩定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
課堂探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科技發展的新成果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
①使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勞動方式日益自動化和智能化,極大地提升了社會生產力。
②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產生巨大變化。
③帶來一定的社會問題,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加劇,嚴重破壞了全球的生態平衡,造成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
④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
... ... ...
關鍵詞: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