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中古時期的亞洲》PPT教學課件下載,共17頁。
一、伊斯蘭文明
1、東西方的橋梁——阿拉伯帝國
伊斯蘭文明是一個對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文明,探索伊斯蘭文明的起源和特點,對理解世界文明史的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發展歷程:
1.7C初 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2. 622年 穆罕穆德遷居麥地那,建立政權
3. 632年 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4. 8世紀中葉 建立起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
“伊斯蘭”含義為順(服)從,指順(服)從安拉和他的使者穆罕默德。
“穆斯林”伊斯蘭教信徒的稱謂,意為獨尊(信仰)安拉、服從先知的人。
1、阿拉伯帝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為文化發展繁榮奠定了物質基礎。
2、阿拉伯帝國地處歐、亞、非洲交界處。
3、伊斯蘭教重視知識,開放寬容的態度;統治者采取招攬各民族優秀人才的政策。
4、阿拉伯人征服的區域有深厚的文化積淀。
2、雙重作用——奧斯曼帝國
1.疆域遼闊,都曾經地跨歐亞非三大洲。
2.都信仰伊斯蘭教,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政策。
3.對外積極擴張,實行民族壓迫政策。
4.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廣泛并產生世界影響。
3、與印度教并存——德里蘇丹國
二、東亞儒家文明
1、模仿與創生——日本
日本大化改新模仿唐朝制度,使其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12世紀末鐮倉幕府建立。日本進入了幕府統治時期。以天皇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稱號,以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權。將軍與武士結成主從關系,武士成為將軍的家臣。日本社會經歷了鐮倉、室町、德川三個幕府。
2、模仿與友好——朝鮮
在中華文化的影響下,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琉球列島、中南半島的越南以及以后隨著移民中南半島及南洋群島的大部分地區都曾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共同打造一個帶有鮮明中華文化的文化圈。
本課小結
中古時期,亞洲各國封建文明各美其美,多元共生。
同為游牧民族的阿拉伯人和奧斯曼土耳其人雖然立國時間較晚,卻各自建立起一個以伊斯蘭為國教,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軍事封建帝國,前者溝通東西,創造文化輝煌,后者雙重用力,無形提供機遇,都在人類歷史舞臺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輻射擴散,深刻影響了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形成了恢弘壯闊的東亞文化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文化交互作用,鑄就了南亞文化圈的斑斕多彩。
... ... ...
關鍵詞:中古時期的亞洲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