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敵后戰場的抗戰》PPT優質課件,共35頁。
學習目標
1.知道平型關大捷及影響;知道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情況;知道百團大戰的基本情況和歷史影響;正確分敵后戰場的抗戰。
2.通過對歷史資料的分析、歸納,學會正確分析、歸納歷史資料的方法,進而培養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史觀;通過合作交流學習,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3.通過學習敵后戰場的抗戰,使學生清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后戰場中的作用,明白抗擊外來侵略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歷史責任和使命。
情境導入
思考:正面戰場戰事激烈,中國共產黨在做什么?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后,迅速開赴抗日前線。一方面配合正面戰場作戰,另一方面率領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抗日武裝力量深入敵占區,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
一、平型關大捷
1、背景:淞滬會戰期間,日軍侵入山西,企圖占領太原。
平型關位于山西東北部,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是太原的重要門戶。
2、經過:
(1)1937年9月,日軍板垣師團一部向平型關開進。
(2)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師長林彪率領下,在平型關一帶隱蔽設伏。
當日軍1000多人進入伏擊圈時,八路軍從不同方向全線開火。經過近一天的激戰,將日軍全部殲滅。
二、毛澤東《論持久戰》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
1、毛澤東《論持久戰》
(1)時間:1938年,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
(2)目的:駁斥當時國民黨內流行的"國亡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
(2)主要內容:
①敵強我弱,中國不能迅速戰勝日本。
②日本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是退步、野蠻的,失道寡助;中國的反侵略戰爭是進步、正義的,得道多助。
③日本是小國,經不起長期戰爭;中國是大國,能夠支持長期戰爭。因此,中國既不能速勝,也不會亡國。
④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實行人民戰爭的路線,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
意義:《論持久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2. 建立抗日根據地
全面抗戰爆發后,八路軍和新四軍挺進敵后,先后建立晉察冀、晉綏、晉冀豫、山東、蘇南、陜甘寧等抗日根據地。
3. 開展人民游擊戰爭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主力部隊和地方基干民兵為骨干,以廣大群眾為基礎,組織各方力量,開展人民游擊戰爭。
4. 鞏固抗日根據地
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團結了各抗日階級、階層,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實行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
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提高了農民參加抗戰的積極性,增加了抗戰的力量。
使根據地成為敵后游擊戰得以長期堅持并取得最后勝利的基地
三、百團大戰
1.背景
為了消滅抗日根據地,日軍實行“囚籠政策”,依托公路、鐵路,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封鎖蠶食。
2.概況
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
百團大戰的意義:
⑴百團大戰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⑵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⑶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 ... ...
關鍵詞:敵后戰場的抗戰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