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PPT精品課件,共42頁。
學習目標
1.掌握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和工農武裝割據等基本知識。認識中國共產黨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意義。
2.分析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特點,認識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開辟井岡山革命道路,這是毛澤東把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范。
3.使學生感受到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曲折,感受到共產黨人敢于創新、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的堅強意志和奉獻精神。
南昌起義
問題:概括南昌起義的背景、時間、領導人、地點、意義?
背景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政策,激起中共和革命群眾的極大憤慨和強烈反抗。
時間
1927年,為了挽救革命,周恩來受黨的重托,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在起義前夕,秘密來到南昌,當晚就和朱德縝密地籌劃起義的準備工作。
領導人
周恩來、賀龍、朱德、葉挺、劉伯承
地點 南昌
意義 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為什么以“八一”作為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八一南昌起義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的時期。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因此,8月1日就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的光榮節日。
轉向農村
文家市決策: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
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意義: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根據地的序幕。
井岡山會師
會師后的紅軍在井岡山開展武裝斗爭,井岡山根據地不斷鞏固和擴大。
井岡山精神:密切聯系群眾、艱苦奮斗、不怕困難、一切從實際出發
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形成
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革命政權,開展土地革命和游擊戰爭,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
工農武裝割據局面
【思想建設】
古田會議(1929.12):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
【具體實踐】
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領導和組織武裝力量,開展“游擊戰爭”;
創建革命根據地,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井岡山革命道路內涵】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
感悟井岡山精神
1.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勇于創新。
2.不屈不撓,在挫折面前樂觀有為。
... ... ...
關鍵詞: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