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PPT精品課件下載,共30頁。
甲午中日戰爭
1.原因:
(1)根本原因
明治維新后日本政府確立了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統治亞洲進而稱霸世界的“大陸政策”。
(2)導火線(直接原因)
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中日兩國出兵朝鮮,平定起義。
2.爆發:1894年7月,豐島戰役
3.名稱由來:
1894年是農歷甲午年,這場戰爭被成為“甲午 中日 戰爭”
4.主要戰役:
(1)平壤戰役
1894年9月,平壤戰役爆發;左寶貴犧牲,統帥葉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2)黃海大戰
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開戰,致遠艦管帶鄧世昌中彈犧牲。北洋艦隊損失嚴重,但主力尚存?上Ю铠櫿旅疃氵M威海衛軍港,不許迎戰,日軍奪取了制海權。
(3)遼東半島戰役
①遼東半島之戰:
黃海大戰之后,日本分兩路入侵中國。一路渡鴨綠江,占領九連城等地,直逼遼陽。另一路從遼東半島登陸,直取大連、旅順。中國守將不戰而逃,只有徐邦道孤軍迎敵,最終戰敗。
②旅順大屠殺:日軍占領旅順后,連續進行四天大屠殺,殺害兩萬多中國人,其罪行令人發指。
(4)威海衛戰役
1895年初,日軍進攻山東威海衛,北洋艦隊陷入絕境。日軍勸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投降,遭到嚴詞拒絕。在援兵無望的情況下,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馬關條約》的簽訂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瓜分中國狂潮
1.契機:
《馬關條約》簽訂后,沙俄聯合法國、德國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日本則向中國索取了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
2.方式:搶奪利權 強租海港 劃分“勢力范圍”
3.門戶開放:
(1)提出國家:美國
(2)原因:美國見各國“勢力范圍”劃定,于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國提出“門戶開放”的照會
(3)內容: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
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
(4)實質:“門戶開放”政策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
... ... ...
關鍵詞: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