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PPT優質課件下載,共16頁。
學習目標
1.說出戰國七雄的名稱和大致方位,簡述諸侯兼并戰爭的影響。
2.說出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意義。
3.復述都江堰的修建時間、主持修建者、構成、功能、意義,感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一、戰國七雄
1.形成:①晉被韓、趙、魏三家大夫瓜分 → 韓趙魏三家分晉
②齊國由大夫田氏取代 → 田氏代齊
2.戰國七雄:秦、韓、趙、魏、楚、燕、齊。
3.諸侯國關系:強大的諸侯國不在“尊王攘夷”,而是各自為政,擴充軍隊,力圖拓展疆域,七國之間經常戰爭。
4.著名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5.戰國后期最強大的諸侯國:秦國,對其它六國造成威脅。
二、商鞅變法
1.原因:
①鐵制農具和牛耕的推廣。
②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
②新興地主階級勢力增強。
2.目的:富國強兵
3.時間:公元前356年
4.國君:戰國時期秦孝公
5.主持者:商鞅
6.商鞅變法的內容
7.評價:①使秦國的國力增強,提高了軍隊戰斗力,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
②為以后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
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衛國國君后裔,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一躍成為當時強國。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誣為謀反,戰敗死于彤地。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人物: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
2.地點: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3.兩大系統工程:渠首(魚嘴、寶瓶口、飛沙堰)和灌溉網。
4.評價(作用/影響/意義):
①都江堰發揮防洪、灌溉、水運等作用。
②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思路點撥:變革的成功或失敗的標準——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與實施變法者的生與死無關。
商鞅死因:守舊勢力的猖狂和統治者的昏庸。
商鞅變法是成功的。
理由:經過商鞅變法,秦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增強,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
... ... ...
關鍵詞: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