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表達與性狀的關系》基因的表達PPT免費下載,共26頁。
本節聚焦
基因如何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細胞分化與基因表達有什么關系?
表觀遺傳信息是如何調控基因表達的?
怎樣理解基因與性狀關系的復雜性?
一. 基因表達產物與性狀的關系
1、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實例:豌豆的圓粒和皺粒、白化病、苯丙酮尿癥
①豌豆的圓粒和皺粒:與圓粒豌豆不同的是,皺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來DNA序列,打亂了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導致淀粉分支酶出現異常,活性大大降低,進而使細胞內淀粉含量降低。淀粉在細胞中具有保留水分的作用。當豌豆成熟時,淀粉含量高的豌豆能有效地保留水分,十分飽滿;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皺縮。
②白化。喝说陌谆Y狀是由編碼酪氨酸酶的基因異常而引起的。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膚、毛發等處,它能將酪氨酸轉變為黑色素。如果一個人由于基因異常而缺少酪氨酸酶,那么這個人就不能合成黑色素,從而表現出白化癥狀。
③苯丙酮尿癥:苯丙酮尿癥是一種嚴重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氨基酸代謝病,因患者尿中排泄大量的苯丙酮酸而得名。本病的病因是位于12號染色體上的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發生突變,導致苯丙氨酸羥化酶活性降低或喪失。苯丙氨酸不能轉變為酪氨酸,而轉變為苯丙酮酸和苯乳酸并在體內累積,導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出增多。同時多巴胺、5-羥色胺、γ-氨基丁酸等重要神經遞質缺乏,引起神經系統的功能損害。
患兒在出后若不及早得到低苯丙氨酸飲食治療,便可出現不可逆的大腦損害和嚴重的智力發育障礙。苯丙酮尿癥治療的關鍵是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目前,苯丙酮尿癥已被各國列為新生兒必須篩查的疾病之一。臨床上常在嬰兒出生后立即進行篩查,一經確診為苯丙酮尿癥,應立即采用低苯丙氨酸飲食治療,能有效降低患兒體內苯丙氨酸濃度,避免患兒出現嚴重的智力障礙。
低苯丙氨酸飲食治療包括立即停止母乳喂養,給予患兒低苯丙氨酸水解蛋白及補充酪氨酸,例如,給予特制的低苯丙氨酸奶粉,患兒輔食應以淀粉類、蔬菜和水果等低蛋白食物為主。飲食治療期間應定期監測患兒血液中的苯丙氨酸濃度,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此后,患者須嚴格限制含苯丙氨酸的高蛋白食物攝入,如肉類、蛋類、乳制品、豆類等,多吃蔬菜和水果。上述飲食治療需要終身堅持,可使大部分患者達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
2、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實例:囊性纖維病、鐮狀細胞貧血
①囊性纖維。涸诖蠹s70%的囊性纖維化患者中,編碼CFTR蛋白(一種轉運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導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其空間結構發生變化,使CFTR轉運氯離子的功能出現異常,導致患者支氣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細菌在肺部大量生長繁殖,最終使肺功能嚴重受損,患者支氣管被異常的黏液堵塞,常于幼年死于肺部感染。
②鐮狀細胞貧血:鐮狀細胞貧血(也叫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一種遺傳病。正常人的紅細胞是中央微凹的圓餅狀,而鐮狀細胞貧血患者的紅細胞卻是彎曲的鐮刀狀。這樣的紅細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貧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這種病的病因是什么呢?對患者紅細胞的血紅蛋白分子的分析研究發現,在組成血紅蛋白分子的肽鏈上,發生了氨基酸的替換,血紅蛋白結構異常,紅細胞形態異常 。
二.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與細胞分化
科學家研究發現,細胞中的基因有些表達,有些不表達。在不同類型的細胞中,表達的基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在所有細胞中都表達的基因,指導合成的蛋白質是維持細胞基本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持家基因),如核糖體蛋白基因、ATP合成酶基因;
另一類是只在某類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基因(奢侈基因),如卵清蛋白基因、胰島素基因。細胞分化的本質就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與基因表達的調控有關。
三. 基因表達的調控
1、基因表達的調控:基因什么時候表達、在哪種細胞中表達以及表達水平的高低都是受到調控的,這種調控會直接影響性狀。DNA甲基化、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生甲基化、乙;刃揎、非編碼RNA的調控等都會影響基因的表達。
2、基因表達調控的實例——柳穿魚花的形態結構:柳穿魚花的形態結構與Lcyc基因的表達直接相關。下圖所示的兩株柳穿魚,它們體內Lcyc基因的序列相同,只是植株A的Lcyc基因在開花時表達,植株B的Lcyc基因不表達。研究表明,植株B的Lcyc基因不表達的原因是它被高度甲基化(Lcyc基因有多個堿基連接甲基基團)了。
科學家將這兩個植株作為親本進行雜交,F1的花與植株A的相似,F1自交的F2中絕大部分植株的花與植株A的相似,少部分植株的花與植株B的相似。
3、基因表達調控的實例——小鼠毛色的遺傳:某種實驗小鼠的毛色受一對等位基因Avy和a的控制, Avy為顯性基因,表現為黃色體毛,a為隱性基因,表現為黑色體毛。將純種黃色體毛的小鼠與純種黑色體毛的小鼠雜交,子一代小鼠的基因型都是Avy a,卻表現出不同的毛色:介于黃色和黑色之間的一系列過渡類型。
研究表明,在Avy基因的前端(或稱“上游”)有一段特殊的堿基序列決定著該基因的表達水平,這段堿基序列具有多個可發生DNA甲基化修飾的位點。當這些位點沒有甲基化時, Avy基因正常表達,小鼠表現為黃色;當這些位點甲基化后, Avy基因的表達就受到抑制。這段堿基序列的甲基化程度越高, Avy基因的表達受到的抑制越明顯,小鼠體毛的顏色就越深。
思考:
①上述資料中,柳穿魚和小鼠性狀改變的原因是什么?
②資料1中F1的花為什么與植株A的相似?在F2中,為什么有些植株的花與植株B的相似?
③資料1和資料2展示的遺傳現象有什么共同點?這對你認識基因和性狀的關系有什么啟示?
... ... ...
關鍵詞:基因表達與性狀的關系PPT課件免費下載,基因的表達PPT下載,.PPTX格式;